共犯的中止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共犯中止的通说认为,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必须在犯罪过程中阻止了其他共犯继续实行犯罪或者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才能成立共犯的中止。即便部分共犯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出了真挚努力,在犯罪结果最终发生了的情形下,根据共同犯罪“部分既遂,全体既遂”的原理,对其也认定为共犯的既遂。但对于意图中止犯罪并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作出真挚努力的部分共犯,也以共犯的既遂论处,既不符合常情、常理,又显然有失公正。而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在犯罪过程中意图中止犯罪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如果以这种理论指导司法实践,势必造成司法的不公平、不公正。从刑事政策的角度而言,这种处理方式也不利于鼓励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意,并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作出真挚努力。论文除引言外,主体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共犯中止的概述。论文立足于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的基本理论,先简要地介绍了关于共犯本质的不同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犯中止的概念。然后,主要论述了共犯中止的类型及法律后果。为便于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行文中采取了各国相对通行的分类法,即把共犯分为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三类,来论述共犯的中止然后,通过简要介绍国外刑法理论关于单独犯罪中止的立法理由,指出共犯的中止也应减免处罚,只是共犯中止的法律后果只能及于中止者本人。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共犯中止的特征。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刑法理论关于单独犯罪中止的特征,指出共同犯罪的中止应具有主体的特殊性、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四个基本特征。鉴于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是共犯中止最复杂、最具争议的特征之一,文中着重论述了共犯中止的有效性特征。在行文当中,首先介绍了国外与我国台湾、澳门地区关于共犯中止有效性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然后介绍了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共犯中止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并逐一对之进行了评析。尤其对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共犯中止问题的通说做了重点述评,进而指出其美中不足之处,即其不能公正、合理地评价共同犯罪中意图中止犯罪并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作出诚挚努力的部分共犯的刑事责任。最后,在论文的第三部分阐述了应该通过立法或引入共犯脱离理论来妥善处理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共犯的中止问题。鉴于目前通过立法途径直接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共犯中止的条款还不能付诸实施,因而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共犯脱离的含义及其类型与界定等内容,并指出了在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共犯中止问题的研究中引入共犯脱离理论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为"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要的税制改革内容之一,营改增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拟定将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同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
文章研究了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管理措施、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城市设计实施的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技术。
随着全球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节水和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现行灌溉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且灌溉效率较低,近40%的灌溉水经蒸散等损失(FA
巴尔蒂斯,他是一位充满神秘气息的画家,他隐居于瑞士的乡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拒绝一切的外来打扰。在这安静的山村画着那些平常的人、平常的事,初看感觉平淡无奇,但是只要
<正>增长方式变革、商业模式之技术变革、社会化责任变革、管理对象变革、风险管理变革、行业复合型"人才银行"经营管理,以上变革决定未来管理实践的形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省级群众艺术馆在五级文化设施体系中起到一个龙头作用。是省文化厅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对弘扬地方文化、对文化工作者辅导教学、开展地方文化活动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
在我国,单位作为犯罪的主体,其法律地位已由1997年刑法确立下来。刑法分则中规定有单位犯罪的罪名的多达120有余,占刑法总罪名的四分之一强。但是相应的,在刑法总则和分则中
目的1.对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且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登记;2.根据国际最新头痛分类与诊断标准编写偏头痛病例登记表,设计合理的字段,尽可能的包括偏头痛临床常见的症状与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工业,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不仅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科技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