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黄曲霉毒素M1细菌菌株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nx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一种由寄生曲霉、黄曲霉、赭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高致癌、高致畸和高致突变性,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I类致癌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AFM1)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肉、蛋、奶中。目前控制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只是通过控制它的前体物质黄曲霉毒素B1在饲料中的含量,减少转化来防止黄曲霉毒素M1对奶制品的污染,而当奶制品中已经出现了黄曲霉毒素M1时却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去除。近年来生物降解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具有高效,副作用少,对食品营养损失小甚至可以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等优点。本试验则秉承这一理念筛选出一株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M1的细菌菌株,并优化了菌株的发酵条件,研究了菌株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机理,对起降解作用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提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解黄曲霉毒素AFM1菌株的筛选:实验共采集38种动物粪便样本,1个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样本;3种花生地土壤样本,以香豆素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进行目的菌株的初步筛选,共筛选出50株菌。然后以菌株对黄曲霉毒素M1的降解率作为筛选指标,筛选出10株降解率在60%以上的菌株,最终选取降解率最高,编号为E-1-1-1菌株为目标菌株,其降解效果可达89.55%;试验还研究了菌株生长曲线,发现0~4h为菌株延滞期,4~16h为菌株对数期。(2)菌株E-1-1-1细菌分类学鉴定:通过分区划线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株菌落小而圆,凸起,边缘光滑整齐,乳白色,湿润,菌体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杆状,两端钝圆;Biolog鉴定结果显示,E-1-1-1与短小芽孢杆菌生理生化试验相似度大于0.6,与其他菌株相似度小于0.05,鉴定结果为芽孢杆菌;16SrDNA分子鉴定E-1-1-1与芽孢杆菌相似率为99%。结合该菌株的菌体菌落形态、Biolog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和16SrDNA分子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细菌分类学上E-1-1-1被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3)芽孢杆菌E-1-1-1降解AFM1条件优化:经单因素试验,E-1-1-1菌株降解AFM1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最佳起始pH值为6,最佳温度为37℃,最佳接种量为3%。对pH,温度和接种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42℃,起始pH值为5.5,接种量为3%时降解率最高,达到了92.5%,比优化前提高了2.95%。(4)芽孢杆菌E-1-1-1降解AFM1机理研究:实验测定了菌株对AFM1的降解效率,在12h内降解率达到最大;试验初步探究了E-1-1-1菌株去除黄曲霉毒素M1的机理,去除方式为降解而非吸附;降解作用活性物质主要来自细菌细胞外的代谢产物,降解率为76.9%;发酵上清液用硫酸铵沉淀法进行沉淀分离后,75%硫酸铵沉淀得到的蛋白降解率最高,能够达到54.33%,蛋白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2℃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67.5%,据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得P<0.05,各温度梯度间差异性显著,说明温度对活性蛋白的影响显著,蛋白对pH的要求不是很严格,适宜范围从5~7都可以,范围比较宽,这是这种活性蛋白的一大特点;将75%硫酸铵沉淀得到的蛋白用超滤法继续分离,得到蛋白分子量在1KD以下范围内的蛋白降解率为22.6%,1KD~3KD之间的蛋白降解率为12.7%,3KD~5KD之间的蛋白降解率为21.2%,5KD~10KD之间的蛋白降解率为7.1%,10KD以上的蛋白降解率为30.7%,各组分降解率总和为94.3%,与先前测量的菌液的降解率92.5%接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降解AFM1的活性蛋白可能是一种复合蛋白。
其他文献
研制辐射功率高、噪声小、稳定性好的太赫兹(THz)源和灵敏度高、室温工作的THz探测器是推动THz技术发展的关键。本文提高了THz光电导天线的辐射功率、信噪比和稳定性,提出了TH
坚持区域市场开发和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区域经营生根结果rn激活区域市场开发,做活、做实.充分激发区域分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广泛收集项目前期信息,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跟踪库,保持
期刊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飘忽不定的关键期,新冠病毒突然来袭,席卷华夏大地,给中国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带了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广州市属大型国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谈一些笔者的体会,针对教学实践提出四个方面的策略:备课、上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养成情景分析和建模的习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5  高中物理在多数
本实验以桑黄为实验材料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方面主要对桑黄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巨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条件以及其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桑黄在3%的溶壁酶的作用下,37℃酶解7天即可获得大量的巨原生质体,直径在(15±1.7)μm;接种在再生培养基上,25℃培养11天后,即萌发出幼嫩的菌丝;透射电镜发现,桑黄巨原生质体的细胞结构有很大的变化。首先,酶解时间的延长对细胞结构有
该文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CryoEM)和二十面体病毒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研究了伊蚊C6/36细胞浓核病毒(C6/36 DNV)的10.9A的三维结构以及其空病毒衣壳的21A三维结构.重构结果
做强做优主业,抢抓机遇开拓市场rn巩固提升传统建筑施工业务.第一,要把风险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加强项目评审工作,从风险、利润率、现金流、项目班子等方面,对项目质量进行综合
期刊
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提升经营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区域深耕.应加快市场布局,紧紧围绕三个经济中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持续发力,强化市场开发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
期刊
对猪脂肪沉积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多集中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但由于脂肪沉积性状是数量性状,受控于多基因,各基因在不同时空状态下又受到多级上游基因的调控。因此,研究单个基因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