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合理、高效的税收制度既要保证国家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还要考虑避免挫伤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调节企业经营方向和管理重点,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银行业作为关键性的国家经济组成部分,能否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稳健经营,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来源,也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税收成本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现行税制中的一些矛盾开始逐渐暴露,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银行业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本文从介绍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入手,对我国银行业税制各个阶段的和现行税制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银行税制与国外主要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借鉴对我国银行税制改革有用的经验,为探讨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本文的重心放在现行税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改革方向的探讨上,在利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论证的基础上从税种结构、税收制度、新兴业务税收政策、税收征管体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对应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我国银行税制调整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变革税制设计思想,调整税制结构,逐步由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向以所得税为主的单主体结构过渡;调整税种要素,统一内外税制,降低银行业税收负担,促进银行业的良性发展;健全税收政策,力争履盖银行业全业务;规范税收征管,加强税务与金融的协作,完善银行业务税收征管,并从优化税种结构、完善税种要素、统一税收制度、建立健全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