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通海县农村居民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通海县农村居民主要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抄录通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0年的全死因死亡登记报告资料,死亡诊断以乡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为依据,所有死因均以ICD-10编码。通海县的人口数据资料来源于当地统计局。由于缺乏三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及伤残资料,本研究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样方法),从通海县9个乡镇中的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150名18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获取相关资料,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作为疾病负担的测量指标。全部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070份,问卷应答率为96.9%。云南省通海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性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7.1%、2.13%、2.53%。其中男性高血压性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7.8%、2.71%、2.25%;女性高血压性疾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4%、1.70%、2.74%;高血压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的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卒中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三种疾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高年龄组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吸烟者高血压性疾病的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P<0.05);饮酒者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均高于不饮酒者(P<0.05);肥胖者高血压性疾病的患病率高于不肥胖者(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均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P<0.05)。三种主要的心血管疾病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中心性肥胖是高血压性疾病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即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性疾病的危险就越高;影响脑卒中患病的因素为性别、饮酒、脑卒中家族史,即女性、不饮酒、无脑卒中家族史会减少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影响缺血性心脏病的因素为:年龄、肥胖、盐、高血压家族史,即年龄大、肥胖会增加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的危险,低盐饮食、无高血压家族史会减少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的危险。从2006-2010连续5年来,缺血性心脏病的死因顺位排在该地区的前10位;自2007年来脑卒中的死因顺位排在该地区的第1位。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YLL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性疾病的YLL率则随时间波动起伏。三种心血管疾病的YLL率均以60岁以上组为最高,且不同年龄组的YLL率均随时间起伏波动。三种心血管疾病男性和女性的YLL率均以脑卒中最高;脑卒中和高血压性疾病女性的YLL率均高于男性的YLL率。高血压性疾病每千人口疾病负担为0.06DALY(其中男性为0.05,女性为0.06),女性高于男性;脑卒中每千人口疾病负担为5.57DALY(其中男性为7.07,女性为4.46),男性高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每千人口疾病负担为10.1DALY(其中男性为8.98,女性为10.9),女性高于男性。在三种心血管疾病中,缺血性心脏病对人群的健康危害最大。结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通海县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最大,尤其是老年人、肥胖者、高盐饮食及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因此,加强对农村居民戒烟、戒酒的健康教育,从小培养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盐的摄人量,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三种主要心血管疾病,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