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相体系中电荷转移过程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荷转移是溶液和生物体系等凝聚相中非常普遍的化学过程。围绕电荷转移展开的研究将对理解电荷转移反应发生的机理以及生命过程中相关的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基于量子动力学理论,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QM/MM计算方法,研究了凝聚相中质子转移反应和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问题。在对二氢叶酸还原酶中氢负离子转移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揭示了氢负离子转移过程中核运动量子力学效应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证实了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理论方法在处理复杂体系中质子转移反应的有效性。在对蓝光受体中质子耦合电子转移的研究工作中,我们研究了质子量子化后在微观振动态间的跃迁速率,并进一步考察了质子给受体间距离的涨落与总反应速率间的关系,此外,我们从理论角度证明了蓝光受体中亮态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为协同过程。  第一章里,我们简单介绍了电荷转移的理论背景,包括Marcus电子转移理论;描述质子转移的多种理论,比如,修正的过渡态理论、量子过渡态理论、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方法;以及质子耦合电子转移的相关理论。在本章最后,我们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里,我们基于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理论方法,采用与谐振子热库耦合的双势阱模型,研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中氢负离子转移过程核量子效应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我们基于Warshel提出的经验价键方法,通过经典的自由能模拟,构建了氢负离子的双势阱模型。在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中,我们首先计算了质子量子化后振动基态与振动激发态的自由能曲线,从而认识到质子量子化后的转移机理;通过对指前因子的含时动力学的研究,认识到振动基态和振动激发态对反应的贡献;对比氢与氘的含时指前因子,发现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主要来自于自由能垒的变化。  第三章里,我们基于费米黄金规则理论,研究了蓝光受体中亮态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我们构建出反应物态和产物态的激发态势能面,通过求解其振动能级和振动波函数,得到质子量子化后各振动态间跃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信息。进一步,我们改变质子的给受体间距离,对每一组构型重复相应的计算,最终揭示质子给受体间距离的涨落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对质子振动波函数的分析,证明了该PCET反应是协同过程。这一结果从理论角度支持了实验上关于该过程为协同机理的推测。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官能团化的新型氮杂环卡宾的设计以及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发展了一种新的氮杂环卡宾前体盐的合成策略,以及这种合成策略在天然产物合成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下面
该文形态分析的方法是建立在两个pH条件下儿茶酚类和有机配体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铝离子不同的配位竞争能力.在碱性条件下,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有利于铝-儿茶酚类配合物的形
基于核酸适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目前电化学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具有更好的制备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及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转基因测定、法医鉴定
聚芴作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蓝光聚合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开发多功能性的聚芴,即以聚芴为主体,通过侧基或端基修饰引入功能基团实现多
该文对中草药臭椿皮和苦丁茶冬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中草药臭椿皮系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altissimaSwingle)的根皮或茎皮,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久痢、腹泻、便血
氟中毒,已经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铝基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较传统的除氟材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含有稀土金属元素的一些吸附剂对于水体中
归根结底,无论是对修道院美学的援引、对抽象主义的实用,还是与超现实主义者的惺惺相惜,都是源自嘉柏丽尔·香奈儿对现代精神的追求。更确切地说,是对追求自由精神的新女性的
(1)中氮茚衍生物经与氧的CTC激发进行的光氧化反应;研究了中氮茚衍生物1a-1d与基态氧(Σ-O)生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以及经选择性激发这一基态CTC而引发的1a-1d的光氧化反应.(2)
[教学理念]突出说理文文体特点,围绕“相信”一词展开学习.rn[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课文.课前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rn[教学流程]rn一、提取文本要义rn生读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期刊
响应性组装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可调控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对其进行探究。在适当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胶束、囊泡、复合囊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