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最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由于慢性病的长期性、高负担性,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家属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当家属的生命质量降低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命质量还会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然而以往研究多以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没有探讨家属焦虑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最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由于慢性病的长期性、高负担性,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家属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当家属的生命质量降低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命质量还会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然而以往研究多以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没有探讨家属焦虑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此关注焦虑对慢性病患者及家属生命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生命质量情况,探讨焦虑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分析焦虑对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制定提高慢性病患者和家属生命质量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东莞市的28个镇中随机抽取2个镇,在被抽中的镇中按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方法分别抽取6个和10个村,共抽取1775名慢性病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慢性病患者和家属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及慢性病患病状况等信息,使用SF-12v2量表(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version 2.0,SF-12v2)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别评估被慢性病患者与家属的生命质量和焦虑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慢性病患者和家属的焦虑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在接受调查的慢性病患者及家属中,选取270对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应用Amos24.0构建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1.接受调查的慢性病患者焦虑率为2.2%,患者焦虑得分(31.52±6.71)高于家属(27.72±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得分(46.36±6.84)低于家属(50.9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受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吸烟状态、每周体育锻炼次数、慢病数量、患者焦虑等因素影响(P<0.05);家属的生命质量受年龄、家属焦虑等因素影响(P<0.05)。4.慢性病患者的焦虑与自身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610,P<0.001);家属的焦虑与自身生命质量也呈负相关(r=-0.486,P<0.001)。5.APIM分析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方面,患者的焦虑能负向预测自身生命质量、生理健康(PCS)、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P<0.05);家庭主要照顾者焦虑能负向预测自身生命质量、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精力(VT)、社会功能(SF)(P<0.05);在客体效应方面,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能负向预测患者心理健康(MCS)、精神健康(MH)、精力(VT)(P<0.05)。结论1.被调查的慢性病患者及家属焦虑率较低。慢性病患者和家属的生命质量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吸烟状态、每周体育锻炼次数、慢病数量、患者焦虑;家属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属焦虑。2.慢性病患者的焦虑与自身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家属的焦虑与自身生命质量呈负相关。3.慢性病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可负向预测自身生命质量;家庭主要照顾者焦虑可以负向预测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及精力。
其他文献
背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虽然最近几年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其住院病死率仍保持在1.9~10%之间。尽管内镜下止血治疗以及辅助药物治疗的发展,病死率仍相当高,且医疗费用消耗大,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
背景: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第四大女性致死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全球每年报告约5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20万例死亡病例,而我国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前列。近年来,随着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和HPV疫苗的投入使用,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地影响我国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放疗、化疗
研究背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罕见病种类有7000多种,其中80%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我国罕见病患者基数庞大,预估超过100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对“孤儿药”的研发仍处于一片空白。相较常见的无明确遗传规律的散发型疾病,单基因遗传病在许多生命科学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凯恩氏综合征(Cockayne’s Syndrome)是一
背景:近年来,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的诞生,无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尽管过继性免疫疗法在广泛的疾病类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益处,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几年内表现出疾病复发。过继免疫细胞疗法的两大阻力是:1)是过继免疫细胞如何在体外大量扩增;2)防止过继免疫细胞在体内出现功能失调,包括衰老和衰竭。为了克服这些阻力,我们希望寻找一种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和抑制免疫检查点表达的的小分子物质。我们
[研究背景]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然是医疗卫生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疾病中十分高危的类型,目前认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在ACS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炎症介质,研究其与ACS的关系,对ACS的早期评估和干预尤为重要。右心室收缩功能与心肌梗死等许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是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常用指标,对ACS患
研究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属于对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具有严重损害的一大恶性肿瘤,属于全世界最常见的男性癌症之一。全球2018年的癌症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的185个国家里有105个男性发病首位的癌症为前列腺癌,在中国,前列腺癌男性发病率位于第6位。虽然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些年已呈显著上升趋势。因为人口老龄化、生活与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病目前在国内的发病情况十分严峻。所以,针对前列腺癌持续提高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累及各个关节。它由对抗自身抗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造成,导致炎性因子和自身抗体的过度产生,主要由自体反应的CD4+T cells和病理性B细胞介导。在RA的病程发展过程中,TNF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活下游的NFKB,从而介导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加重炎症反应。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法都集中在如
研究背景在南方地区,湿米粉属于一种传统风味的特色食品,年均消费量超200万吨。但由于湿米粉含水量高、营养物质丰富,以及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长时间的高温储存条件等因素,为湿米粉的微生物生长和腐败变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近年来,南方各地报道的湿米粉食物中毒案例数量呈增长趋势,湿米粉的微生物污染逐渐成为公共卫生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蜡样芽孢杆菌是湿米粉中最常见且毒性较低的污染菌,控制其在湿米粉中的含量对于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