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性爬行动物热生物学研究:多疣壁虎的体温、热耐受性及体温调节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为对象,研究(1)多疣壁虎的野外体温及体温调节;(2)多疣壁虎的基本热生物学特征,包括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和运动表现热依赖性;(3)多疣壁虎的体温调节机制,包括生理和行为调温。主要结果和结论为: 一、多疣壁虎野外体温及体温调节多疣壁虎野外体温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异,7月平均野外体温高于5月和9月。 多疣壁虎雄体、非怀卵雌体和幼体的体温调节有效度低,而怀卵雌体的体温调节有效度则较高。 二、多疣壁虎基本热生物学特征多疣壁虎喜好体温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7月份多疣壁虎喜好体温明显高于5月和10月。多疣壁虎喜好体温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5月份,多疣壁虎喜好体温存在明显的两性差异,雌体喜好体温明显高于雄体。7月和10月份,多疣壁虎喜好体温两性差异不显著。多疣壁虎喜好体温存在明显的年龄组间差异。怀卵雌体和幼体的喜好体温显著高于非怀卵雌体和雄体。 多疣壁虎的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和性别差异。致死高低温曲线显示:致死高温在41.9℃附近,致死低温在-5.8℃附近。 多疣壁虎平均跑速不存在年龄组间差异,但受温度的显著影响。在15-34℃的体温范围内,多疣壁虎的平均跑速随体温上升而加快,超过34℃后,平均跑速则随体温升高而减慢。温度、负载量和跑道角度都能显著影响多疣壁虎母体跑速。 三、多疣壁虎体温调节机制生理调温当限制多疣壁虎进行行为调温的条件下,其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趋势极为一致。当环境温度大于31℃时,体温略低于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小于18℃时,体温略高于环境温度。行为调温热辐射和热传导两种热交换模式影响多疣壁虎的热吸收率,但温度显著影响热吸收率。 多疣壁虎能够对热环境进行自主选择。无热源条件下,多疣壁虎体温明显下降,并向高基底温度的躲避所转移。 光源位置及光暗周期能影响多疣壁虎体温选择的昼夜变化,而且光源位置显著影响平均体温。光源位置光暗周期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都显著影响多疣壁虎的行为调温。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能够供学生进行文体活动,娱乐的地方。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在藏汉混合班中,学生之间开始可能会有一些陌生,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之间就会变得更加熟悉,并且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文體活动能够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调剂品,促进汉族与藏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体活动;全面发展  引言:丰富的校园生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