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因局限性肾占位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或开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排除行肾肿瘤剜除术、孤立肾、多发肾肿瘤、未阻断肾动脉及术中使用冰屑降温的患者,包括同期施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28例)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37例)。整理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BMI、ASA评分)、肾肿物直径、肾肿物位置、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血清肌酊升高幅度、术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根据资料类型选用Fisher检验、两样本student t检验或Wilcox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开放与腹腔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3.4±14.0与53.7±9.0(P=0.519)。平均肾肿物的最大直径分别为2.9±1.0cm与2.6±0.8cm(P=0.108)。ASA评分、术前的Scr、eGFR亦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开放组透明细胞癌19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血管瘤2例、肾囊肿伴囊壁纤维化1例,未发现手术边缘阳性病例,腹腔镜组中透明细胞癌3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嗜酸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中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Clavien分级Ⅱ级)。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及尿瘘。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开放手术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组平均热缺血时间明显延长(16.3±7.2min vs.23.9±6.7min, P<0.001)开放组与腹腔镜组热缺血时间超过30min者分别为0与3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术后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分别被随访至中位术后122d和129d。中位术前血清肌酐分别为71μmol/l与72μmol/l(P=0.741)。术后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下降百分数分别为8.6%与10.5%(P=0.63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129.3±38.9min vs.152.6±29.5min P=0.194)、平均住院时间(15.9±3.5dvs.17.1±4.4d P=0.225)差异较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开放组术中估计失血量稍多于腹腔镜组(203.1±101ml vs.146.5±102ml P=0.072),但亦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手术中失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并有较低的并发症率,但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相比,肾脏热缺血时间稍长。本研究发现两者术后的长期肾功能结果相似。
其他文献
同伴冲突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自我,为幼儿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幼儿掌握社交技巧。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古兰经》是穆斯林的根本经典,本文所选取的版本是用典型的回式汉语翻译而成,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笔者建立了古兰经文本和穆斯林网站两类语料库,前者可以从来源上分析回式汉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涌现新的形式,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的解释力受到很大的挑战。产业内贸易是一种与传统产业间贸易不同的贸易形式,它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后来扩展到发达国
随着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高效的生成新型的DNA模型也成为科学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三维建模、信息可视化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家首先要对其相
近年来,跨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发生过多起影响较大的跨界环境污染问题的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山东省跨界环境问题的现状与环境执法机制
为保证燃气连续供应,燃气输配管网及其附属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巡线工作人员需定期的进行巡检工作。为更好的监管巡线人员工作,及时可靠的传递处理巡线人员
文章提出了一种变邻域-粒子群搜索算法,用以解决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机组组合问题;定义了3种邻域结构来处理机组启停状态,采用变邻域策略扩大搜索空间,避免了搜索停滞现象,并根据邻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虚拟社区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已经成为网民交流思想、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虚拟社区的发展改变了网民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虚
在智能手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智能手机作为随身的通讯工具。目前各种智能手机内置的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并且手机自身所内嵌的各种
研究目的程序性凋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4, PDCD4)是近年发现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通过抑制蛋白转录和翻译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从而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P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