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使其在催化、传感、微纳电子及涂料等方面展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静电纺丝技术的出现,为纳米材料尤其是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目前,大量的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被扩展到静电纺丝领域。然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制备复合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也没有充分开发。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使其在催化、传感、微纳电子及涂料等方面展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静电纺丝技术的出现,为纳米材料尤其是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目前,大量的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被扩展到静电纺丝领域。然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制备复合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也没有充分开发。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气固反应、高温碳化等方法制备了由纳米纤维组成的纤维状结构材料。并且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的可控性
其他文献
本项研究工作为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化学法制备纳米稀土金属和稀土氢化物及其性能应用的研究”的资助课题。1.首次在常压、45℃条件下,采用催化法、卤代烃引发和金属经活化后利用溶剂效应三种方法使会属铈与氢气直接反应,合成纳米尺寸氢化铈粉末。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BET法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粒子尺寸及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产物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的CeH_(2.73),基本
本文研究分为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以下简称DPF)臭氧再生法离线再生和臭氧再生法连续再生两部分。a、由R175型柴油机、微粒捕集器(Φ90X150mm)、CF-G10型臭氧发生器搭建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臭氧再生法离线再生系统,进行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离线再生实验研究;b、根据文丘里管原理设计了O3快速混合氧化NO实验装置,研究了高温条件下O3对NO的氧化作用,探讨了微粒捕集器臭氧再生法连续再生的可行性。主要
Ce02是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铈的氧化物,纳米Ce02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己被用于催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方面、防晒化妆品、饮水机和汽车玻璃等产品上,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常用掺杂的方法对Ce02的结构及性能做进一步改善。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合成Ce0.9Gd0.1O1.95和Ce0.9Zn0.1O1.9纳米粉,以亚甲基蓝为光降解对象进行光催化反应实验,考察Gd和Zn的掺杂、填充度的改变以
本论文中,我们以贵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合成了M/Cu_2O(M = Ag, Au)纳米颗粒、Au/CdS纳米棒、Ag?ZnO纳米阵列等纳米复合材料,还研究了这些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等。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u_2O八面体纳米颗粒,然后在室温下,将Cu_2O八面体纳米颗粒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贵金属离子溶液中,在可见光照射下生成了M?Cu_2O(M =
根据吉林石化公司对氢气的需求和丁辛醇扩产的需要,结合现有合成氨装置工艺流程采用抽气法对合成氨装置进行改造。论文介绍了选题来源、意义及研究内容,介绍了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氢气的生产方法,丁醇的生产方法,对现有装置进行了简要介绍。论文论述了装置改造组成及流程叙述,并进行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论文对该改造项目的运行情况也进行了说明,指出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该改造项目投产后,工艺控制平稳,生产负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节能减排问题日益突出,汽车有害排放物已成为其主要矛盾之一,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柴油机凭借良好的经济性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柴油机的排放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柴油机技术发展的核心,特别是排气后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论文首先分析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以及柴油机后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对柴油机排放
近几十年来,中空纳米杂化硅球以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如较低的密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内部空腔、较高的热力学及化学稳定性等,吸引了来自学术界及工业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这些独特的优良性能使其在过滤、催化、分离、可控释放、纳米医药载体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空纳米杂化硅球的制备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所得杂化硅球尺寸大小均一、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尺寸可控、构建了新颖的结构、设计出简便的制备
银(Ag)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能、杀菌作用和对某些反应具有催化活性等。将Ag纳米粒子和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结合起来,形成的刺激响应性杂化高分子材料中银纳米粒子的性能可响应外界刺激发生变化,因此在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微反应器、医学检测等方面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刺激响应性纳米水凝胶,也称之为智能纳米水凝胶,是一种粒径在1-1000nm范围内,可响应外界刺激而产生体积
碳纳米管的出现在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是一个重大的进展,本论文探讨了碳系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类型和各项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等,由于碳纳米管特殊的制备工艺,着重介绍了如何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碳纳米管在一些相关的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应用。简述了Mn02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类型的Mn02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性质差异以及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情况。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液相氧化还原
吸附强化制氢技术因可提高氢气纯度,简化反应流程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合适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脱附动力学机理的研究目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甲烷水蒸汽重整(SMR)反应体系为例,选择Li4SiO4为吸附剂,首先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利用AspenPlusTM软件,通过Gibbs自由能最小法,在压力0.1-2MPa,温度300-1100℃,水碳比(S/C)0.5-6的范围内,对SMR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