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重离子碰撞手征磁效应的粒子偏转特性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能物理学中高能重离子碰撞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领域,对微观物理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重大发现。在高能重离子相对论非对心核-核碰撞的中心区域会形成一个高温高密的物质环境,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随后经过一系列的演化,最终产生大量的末态物质。而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我们发现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强磁场与非零规范场绕数QCD真空相互作用的区域将会发生CP对称性破缺,形成手征磁效应,在反应的局部区域部分费米子被极化螺旋性发生改变,导致正负带电费米子分离,并且在实验中K介子的衰变也证实了CP破缺。在实验中P和CP对称性破缺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可以不同电荷在反应平面上的非统计差来间接的证明,并进行粗略计算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对论高能重离子碰撞的特点及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手征磁效应的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并着重讲解了手征磁效应的形成和特点;随后我们用Wood-Saxon核分布代替了均匀分布,从而修正了手征磁场和手征磁效应中分离电荷的相关性,并通过Fortran程序进行了相关计算,得出了一些结果,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CP破缺。
其他文献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Thue-Morse(TM)和three-component Thue-Morse(3CTM)准周期序列的推广模型multi-component Thue-Morse(mCTM)超晶格的光透射性质。   首先,在一维TM和3C
366——奇妙数字与莫高窟巧合  时隔十年,又一次走进敦煌。上一次是在2006年,这一次是在2016年。  我生于1956年,一生许多机缘巧合都与6相关。1977年高考的第一天是12月6号,大学编号7711026,办公楼是16号楼,楼层是6,家的楼号是36,驻地的邮编是100026……故我一直把6作为自己的幸运数,旅行在外,拍摄与6相关的门牌号,成了我的习惯。  没有想到,第二次敦煌之行,更巧的、
氦超流中量子涡旋和超导量子涡旋的动力学研究一直以来是低温物理的研究热点。用旋转光晶格的方法作用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上可以制造出量子涡旋,实验上可以从涡旋密度图上
氧化锌是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纳米氧化锌拥有纳米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两方面的优秀性质,在光电材料、气敏器件、催化剂和光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方面都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一维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及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合成一维氧化锌及其掺钴纳米材料,侧重于其光学性能的研究。首先,以氧化锌粉末和碳粉末为原料,用热蒸发的方法在氩载流气的作用下通过控制反应条
颗粒物质具有各种各样的奇异性质,学者们采取了搅动,滚动,振动等多种手段对颗粒物质进行研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最近十几年,学者们采用电学手段研究颗粒物质,发现电学手段具有
超重核合成是原子核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对人们扩展新物质新材料、研究原子核性质、检验原子核理论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然而,低能重离子熔合过程的理论并不十分成熟,熔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