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生物质炭和微生物联合除磷效果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40407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大难题之一,众所周知我国众多湖泊、河流、水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其中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生源要素,因此,有必要寻求高效、经济的含磷污水处理方法。生物质炭是一种低成本的吸附剂,因其特殊的结构性质,可以用来吸附多种环境污染物,本论文在综述生物质炭的基本性质、制备工艺、环境效应的基础上,采用改性生物质竹炭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其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同时对生物质炭产率、表面形态、元素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进而阐明其潜在除磷能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利用铁改性生物质炭去除水体中磷,其最大吸附量可达1.46mg/g,吸附位点主要在改性生物质炭表面,与其表面结构及携带的官能团有关,准二级方程及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兼具单核与多核吸附。在铁炭比0.2、酸性条件下,改性生物质炭吸附磷效果较好,同时一些离子,例如HCO3-离子会发生竞争性吸附,影响除磷效果。在被改性生物质吸附的磷约有26.88%是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2.被改性生物质炭吸附的磷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解吸,与吸附反应相比,解吸需要克服更多的位能,达到平衡需要更多的时间。改性生物质炭解吸磷受分配作用影响,固相浓度和液相浓度差值越大,越利于解吸反应的进行。解吸时,随着固相浓度的降低,磷的释放率、解吸时的吸附系数kd,滞后系数都逐步增大。  3.将一株假单胞菌负载在改性生物质炭上,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联合除磷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炭与聚磷菌的联用可以促进污水除磷,在30℃、初始磷浓度5mg/L、COD浓度28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h并持续曝气时,联合除磷效果最佳,除磷率可达到97.94%。因此,改性生物质炭可以结合生物法一起使用,改性生物质炭能为微生物提供繁殖的载体与充足的营养基质,微生物降解了被吸附的污染物可以使改性生物质炭恢复一部分吸附能力,改性生物质炭与微生物联合除磷是一种环境效应良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除磷方法。
其他文献
钛酸盐包括钛酸钡,钛酸铋等以及其各自掺杂系列是目前颇为流行的电子陶瓷材料。钛酸钡(BaTiO3)是性能优异的强介电和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热敏电阻器、多层陶瓷电容器、电
高导电导热性铜与高温强度、强抗电弧烧蚀钨的良好结合使钨铜复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接触材料,电子封装和热沉材料。钨与铜的互不相溶性决定了钨铜复合材料
学位
ZnS是一种Ⅱ-Ⅵ族化合物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3.6-3.8ev,在光电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国内对用化学水浴法制备ZnS薄膜一直没有重视,很少有单位研究。该法的优势在于工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