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模板分子印迹技术检测茶叶中13种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在茶叶香气的形成过程中参与其中,是组成茶叶的重要物质之一,也是决定茶叶品质质量的重要指标。茶叶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而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种类的茶叶在香气和口感上的差异,但由于茶叶样品基质复杂,对检测结果干扰大,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快速、选择性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实现复杂基质中氨基酸含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印迹技术能够对与模板分子结构相似的目标物起到选择性识别和吸附作用,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具有预定性、特异性、实用性等特点,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可专一识别目标物达到高效分离富集的目的。基于磁分离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的联合制成的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可以实现复杂样品基质中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和大量富集。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监测(MRM)的模式下,通过优化离子源参数,确定了最佳质谱参数,碰撞气:12 psi;气帘气:45 psi;雾化气:30 psi;辅助气:50 psi;离子源温度:550℃;离子化气压:5500 V。优化了液相色谱条件如色谱柱:150 mm的C18柱;柱温:25℃;流动相组成:A1为10 mmol/L乙酸铵的0.1%甲酸水、B1为乙腈以及梯度洗脱程序。建立了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13种氨基酸同时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13种氨基酸的检出限低于12μg/L,定量限低于39.6μg/L,仪器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4.95%,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1。建立的13种氨基酸仪器检测方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优点,并且检测效率高,检测时间在15 min以内。(2)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优化双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和交联剂三者的比例为1:6:8,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此为萃取柱填料制备了固相萃取(DMIP-SPE)柱。通过FT-IR和SEM表征聚合物材料,结果表明聚合物被成功聚合且呈微球型、分散均匀、表面褶皱丰富。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聚合物结合位点及表观最大吸附量,精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为370.37μg/mL,对应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13327.39μg/g,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为39.52μg/mL,对应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825.49μg/g。优化DMIP-SPE柱的使用条件,得到最佳上样体积为10 mL,淋洗液为1 mL纯水,洗脱液为3 mL 1%甲酸水溶液。建立了菊科类茶中DMIP-SPE-LC-MS/MS检测方法,在牛蒡茶和菊花茶中三个加标倍数(0.5倍、1倍、1.5倍)下,牛蒡茶基质中13种氨基酸的回收率范围在71.0%118.2%,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4.8%;菊花茶基质的回收率范围在70.6%119.0%,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4.7%。(3)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水解法制备SiO2包裹Fe3O4磁性纳米粒子,修饰氨基基团,最后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以精氨酸和苯丙氨酸为模板分子,成功制备了Fe3O4@SiO2-NH2@MIP和Fe3O4@SiO2-NH2@NIP。采用FT-IR、TEM和SEM等表征磁性分子印迹纳米微球(MMIP),结果表明磁性纳米颗粒经氨基改性后孔隙增大,分布均匀。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聚合物结合位点及表观最大吸附量,其结合常数分别为476.19μg/mL和40.16μg/mL,对应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18689.05μg/g和978.88μg/g。优化磁性分散固相萃取(MDSPE)条件,得到最佳萃取时间为15 min,洗脱溶剂为2 mL 1%甲酸溶液并洗脱3 min。建立了基于磁分离技术的牛蒡茶和菊花茶基质中MDSPE-LC-MS/MS检测方法,在牛蒡茶和菊花茶中三个加标倍数(0.5倍、1倍、1.5倍)下,牛蒡茶基质的回收率范围在73.1%118.8%,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4.9%;菊花茶基质的回收率范围在72.9%119.6%,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4.8%。该方法节省了前处理时间,加快了样品处理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以及其组分聚集情况的相关性,为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某医院健康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X022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产菱形伴胞晶体的菌株,经形态特征镜检和16SrRNA基因鉴定,初步确定属于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a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儿童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岁-14岁,共入组107例,均无其它系统疾病。收集入院后所有肺炎患儿年龄、性别、身高、呼
随着化石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加重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促进电力低碳化,因此需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在电力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且减少传统化石燃料机组的碳排放强度。一方面,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梯级水电站之间兼具电力和水力的双重联系,对其进行发电优化调度时应综合考虑水资源在梯级水电站之间的优化
学位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命活动最主要的实施者。蛋白质的功能大多通过与配体如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实现,某些结构域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这些结构域的结构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开始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依据。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对义务教育阶段和大学深入系统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编撰尤为重要。2019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原有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指导思想、编排方式以及知识
极少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极少主义文学与艺术领域,凭借其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结构,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潮流中的重要力量。针对当下中国学术界形式生
文章对徐州市工矿区存量土地的特征及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此类土地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土地制度不完善、上位规划混乱、工业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土地污染严重、开发成
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定位误差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如何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以提高GNSS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作为导航定位中表征电离层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参量,对其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与预报不仅能为电离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