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课堂评价可以简单理解为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所作出的及时反馈与回应。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关于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在教育领域,对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关注仍然不够。因此,教师课堂评价行为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完全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在分析研究教师课堂评价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内在特点,进入小学课堂,选择西安市经开区两所小学的师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的方法了解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现实情况,并结合对两所学校代表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对师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如实了解了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现状,发现了表现突出的在促进学生学习领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等四部分内容。通过文献综述,笔者发现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多专注于某一方面来论述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不全面,不系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研究多以理论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研究。对教师课堂评价的研究较多,但是没有提及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这一方面。总而言之,针对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评价这一议题的探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也需要了解探究得更加全面。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从根本上发现问题所在,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促使小学教师的课堂评价行为更加有效。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现状分析,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首先,在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基础上,选择西安市经开区的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师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观察量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提纲,通过学校录播系统,对数名小学各学科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实地观察,了解教师课堂评价的真实情况;其次,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学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小学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另外,针对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对多名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小学教师对于教师课堂评价理念的认识以及自己在实施过程中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想法。促进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现存问题主要从7个方面进行阐述:评价对象不全面;评价标准不均衡;评价方式不多样;评价效果不明显;评价反馈不及时;评价态度不公正;评价机制不科学。笔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提出了:制定科学的课堂评价标准;建立互动式课堂评价机制;引导小学教师掌握科学的评价技能等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使得教师课堂评价行为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发挥有效的价值。
其他文献
<正>一位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于老师,您有职业倦怠感吗?"我说"没有"。毋庸置疑,做老师很辛苦,小学老师尤甚。但我从未懈怠过,更未厌倦过。为什么?因为我喜欢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思考、研究、探索怎样教儿童学语文。探索是无止境的。
期刊
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和挑战,形成强大的国家动员力、响应力及反应力,适时消减重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借助于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及风险社会理论等方法,需建立多元化的应对响应机制。通过梳理中外有关应急供应链和军民融合的研究动态,建立应急供应链军民融合响应机制的测度指标,并应用模糊层析分析法和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应急供应链军民融合响应机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应急供应链军民融合响应机
期刊
国际经贸争端和冲突频发,世界贸易组织改革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从国际经济学经典理论视角并不能完全理解当前国际经济治理的困境,而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可以发现更清晰的答案。全球价值链深化发展不断重塑全球经贸格局,也同时与旧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产生激烈冲突,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挑战,即边界上规则争端加剧、规则争端不断从边界上朝着边界内转移、同时涉及边界上和边界内规则的发展中国家待遇改革的争议越来越大,其深层次原因均为
期刊
米沃什巧妙运用“花园”意象,创作一系列意蕴复杂、内涵深刻的花园诗,集中呈现人与家园的多元关系。米沃什以诗为思,重返两希花园原型,探讨作为存在空间的花园隐含的人之本质问题;并借园丁与花园的互动关系,思考作为忧思主体之人与他者之间的双向治理和互动建构的问题;最终命意在于召唤一种“彼此寓居”的生态共同体理想。
期刊
统筹发展和安全,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是推进制度型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透明度规则为例,分析国际经贸规则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演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基于理论分析、指标测算及实地调研,文章将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与中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透明度规则、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透明度规则进行对标分析。文章认为,为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础上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应注重安全性与透明度的
期刊
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教学任务问题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将数学问题进行关联性、逻辑性的设计,构建起有序的结构化问题链,更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所强调的“整体性、一致性、阶段性”,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通过情境的构建、内容的挖掘、逻辑的推进、思维的进阶去建构数学问题链,能
期刊
该研究从等同性论证技术概述、对比器械选择的原则、等同性论证疑难点、特殊医疗器械的等同性论证等方面进行剖析。此外,因免于临床评价的产品采用了等同性论证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多有混淆,介绍了免于临床评价产品的等同性论证操作要点和疑难点,以期为医疗器械从业同仁提供参考。
期刊
如今知识时代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的新型人才正是目前我国发展最为欠缺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与发展高阶思维具有内在统一性.高阶思维是一种高水平的认知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数学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这些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而问题链教学方式能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驱动学生学习
学位
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的要求和发展。生物化学是医学、药学、生物学等生命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生命教育包含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其内容与课程思政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实现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弥补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课程结合不足的缺陷。本文分析了
期刊
"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为适应全球价值链深化与国际经贸规则变迁的形势而作出的时代选择。作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者和倡导国,中国主要倡导通过打造全球基础设施供应链、改革和完善国际经贸治理机制,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中国应抓住全球供应链建设的契机,利用市场竞争与激励机制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网络;通过扩大开放,积极参与、推进建设更加自由的经贸体系,实现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对接;推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