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程序团簇模型的Al-Ni-CO-FE-Cr多主元固溶体合金成分设计及其力学性能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jin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主元固溶体合金,也称高熵合金,是以多个元素(通常五元及以上)同为主元素的一类新型合金,由于组成元素为等摩尔或近等摩尔比例添加,使得合金的热力学混合熵远高于传统合金,从而易于形成具有简单结构的固溶体相。为区别于传统固溶体合金,将这类多个元素共同为基的合金统称为多主元固溶体。这类合金具有特殊的性能,如高的强度和硬度、高温结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耐磨、耐蚀和抗氧化性能等,有望发展成为适于极端环境中的新型高性能工程用合金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尽管等摩尔成分设计是获取多主元固溶体的最简单方法,但并非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其结构稳定性和性能主要取决于元素间化学近程相互作用,但相关研究受到了短程序结构模型缺失的制约,从而影响成分和性能优化。  近年来,我们发展出适于描述固溶体短程序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揭示出优质固溶体合金具有稳定的局域结构单元,即特定的第一近邻团簇和次近邻连接原子。从而给出团簇成分式,为[团簇](连接原子)x,其中x为连接原子的个数;在体心立方BCC结构中,最近邻团簇为配位数CN14的多面体。因此,本工作以Al-Ni-Co-Fe-Cr五主元合金为研究对象,根据“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进行成分设计。为研究Al含量变化对合金结构的影响,设计成分式Alx[Ni1/4Co1/4Fe1/4Cr1/4]16-x(系列R1),并确定基础团簇成分式[Al-(Ni1/4Co1/4Fe1/4Cr1/4)14]Al1;在此基础上改变过渡金属元素Ni、Co、 Fe和Cr的比例,得到[Al-(Ni1/(1+x+y+z)Cox/(1+x+y+z)Fey/(1+x+y+z)Crz/(1+x+y+z))14]Al1(系列R2)和[Al-(Nix/(1+x)Co1/(1+x))8(Fey/(1+y)Cr1/(1+y))6]Al1(系列R3)合金,并对其进行系列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测试,以期获得到高性能多主元合金,并探索团簇结构模型在多主元固溶体合金中的适用性。  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采用电弧熔炼和铜模吸铸快冷技术制备φ6mm合金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鉴别合金微观结构和组织形貌,利用维氏硬度仪、MTS万能试验机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主要结论如下:  (1)对系列R1合金Alx[Ni1/4Co1/4Fe1/4Cr1/4]16-x研究结果表明,吸铸态系列合金的结构随Al含量x增加发生变化:Al含量x≤1.5时,合金表现为单一面心立方FCC结构,当x≥2.5,合金表现为BCC结构,当1.5<x<2.5,合金为(FCC+BCC)双相结构。其中,团簇成分式合金[Al-(Ni1/4Co1/4Fe1/4Cr1/4)14]Al1(Al12.5Ni21.875Co21.875Fe21.875Cr21.875 at.%)位于FCC固溶体形成的上限处,其组织主体表现为FCC的树枝晶,晶间区域为少量BCC相。表明选取团簇成分式[Al-M14]Al1(M=Ni1/4Co1/4Fe1/4Cr1/4)作为基础团簇式是合理的。  (2)在系列R2合金[Al-M14]Al1(M=Ni,Co,Fe,Cr)中,改变过渡金属元素M的之间的比例,系列合金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即随合金价电子浓度VEC增加,合金逐渐从(BCC/B2)→(BCC+FCC)双相→单一FCC固溶体转变。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CC/B2结构的[Al-(Ni1/5Co1/5Fe1/5Cr2/5)14]Al1(Al12.5Ni17.5Co17.5Fe17.5Cr35 at.%)合金具有最高的维氏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分别为HV=626,σy=1791MPa; FCC合金[Al-(Ni4Co4Fe3Cr3)]Al1(Al12.5Ni25Co25Fe18.75Cr18.75 at.%)表现出良好的拉伸塑性,抗拉强度σb=774MPa,断裂伸长率δ=35.6%。  (3)在系列R3[Al-(Nix/(1+x)Co1/(1+x))8(Fey/(1+y)Cr1/(1+y))6]Al1中,固定Ni+Co=8和Fe+Cr=6不变,但改变Ni/Co和Fe/Cr含量,以研究系列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相比于系列R1和R2,在VEC相近条件下,该系列合金表现出更高的压缩屈服强度,表明过渡金属元素Ni、Co、Fe和Cr对多主元合金的结构和性能作用不完全相同,应将其分开考虑。  (4)根据系列R1 Alx[Ni1/4Co1/4Fe1/4Cr1/4]16-x、R2[Al-(Ni1/(1+x+y+z)Cox/(1+x+y+z)Fey/(1+x+y+z)Crz/(1+x+y+z))14]Al1和 R3[Al-(Nix/(1+x)Co1/(1+x))8(Fey/(1+y)Cr1/(1+y))6]Al1,可以看出,多主元固溶体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取决于合金价电子浓度VEC,其性能亦随结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VEC≥7.61时,合金表现为FCC结构,屈服强度范围约为318MPa-520MPa;当7.46<VEC<7.61,合金为(BCC+FCC)双相结构,合金强度提高,屈服强度介于607MPa-1100MPa;当VEC≤7.46时,合金结构为BCC/B2,具有更高的强度,屈服强度约1340MPa-1791MPa。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了解掌握浙江省应急科研攻关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省科技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防治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近日,省科技厅副厅长章一文带领省基金办
期刊
采用提拉法,首次生长了没有宏观缺陷、光学均匀性较好的系列镁锰铁掺杂铌酸锂晶体。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选择了合适的工艺参数(温度梯度、晶体生长速度、晶体旋转速度),保持了
近日,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曹新安带领厅党员服务先锋队和厅社发处,深入开展应急科研攻关专题调研服务.他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
期刊
设计并合成了42个含氮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其中11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利用红外光谱、H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对目标化合物及部分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