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单钉连接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是轻质高效结构设计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的单钉单剪连接结构与单钉双剪连接结构,分析了不同建模方式对连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影响,讨论了多种因素对连接强度的影响。对T300-3K/0164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M6单钉单剪连接结构进行了拉伸强度实验,建立了单钉单剪连接模型。讨论了不同螺栓建模方式、不同预紧力施加方式和不同失效准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终连接模型的拉伸强度计算值与准静态拉伸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为3.10%。对不同孔径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单钉单剪连接结构进行了拉伸强度试验。建立了不同螺栓半径的单钉单剪连接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同螺栓半径下的较优预紧力。连接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对M4-M8的螺栓,合适的拧紧力矩可使连接强度提高0.91%到14.18%,同时也可以提高压缩分层失效发生时的载荷。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会减小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基体损伤面积。当摩擦系数为0.25时,可将M6连接强度提高1.95%。增大垫片半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预紧力和二次弯曲效应对层合板造成的损伤,提高连接强度。当垫片半径从8mm增大到14mm时,M6的连接强度提高了2.85%。增大0°铺层比例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当0°铺层比例为75%时,M6的连接强度比0°铺层比例为25%时提高了129.89%。二次弯曲效应及预紧力的共同作用易对层合板表层造成损伤,故将45°铺层置于表面可以更好地保护0°铺层;当0°铺层比例为50%时,该措施可提高连接强度8.69%。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单钉双剪连接结构进行了拉伸强度实验。建立了单钉双剪连接有限元模型,讨论了不同螺栓建模方式和不同预紧力施加方式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同分析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连接强度误差为5.43%-6.19%,连接结构伸长量误差为4.53%-10.57%。合适的拧紧力矩可提高连接强度;当拧紧力矩为10Nm时,M5连接强度比2Nm时提高了1.30%。随着拧紧力矩的增大,连接结构的伸长量减小,纤维压缩损伤和拉伸分层损伤的面积也减小。
其他文献
煤、石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排放量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控制CO2的排放,降低其浓度水平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目标。CO2作为最廉价的
由于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MOFs)比表面积大、可控孔道尺寸以及结构多样性等特点,在气体存储与分类、医疗、光电磁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可控孔径等特点,
二氧化碳(CO_2)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那么,将CO_2进行合理的转化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环氧化物与CO_2的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是一条既绿色环保,又可实现CO_2高效转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独特的自身性质与结构特性,使其在气体储存与分离、生物医药、荧光、传感和催化等许多方
在制革工业中,传统铬鞣法虽赋予成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含铬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压力。因此,研发环境友好的无铬鞣材料及技术成为从源头有效解决铬鞣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
研究表明,低温环境可导致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并使其被动获能,缩短其冻后存活时间。Genistein是一种天然异黄酮化合物,可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降低细胞内蛋白酪氨酸磷
目前,在地铁基坑支护中多采用常规的钢支撑,但面临大跨度基坑时,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钢支撑构造规定,若仍采用钢支撑则容易导致构件计算长度过长,不
锂硫二次电池被认为是极具商业应用前景的替代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一代储能装置。由于其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理论放电比容量(1675 mAhg-1)、硫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导电性较差、多硫化锂易在醚类电解液中溶解产生严重的穿梭效应以及在循环过程中硫存在约80%的体积变化等问题,致使硫的利用率低下,库伦效率和容量的
信息科技的进步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为医疗健康流数据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其中医疗健康流数据在疾病监测和预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医疗健康流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患者
蟹类作为滨海湿地广为分布的大型底栖动物,能对湿地表层沉积环境造成一定的扰动效应,其洞穴是蟹类适应和改造湿地表层环境的独特结构,常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此外,蟹类还能通过摄食、搬运等扰动方式,影响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解、埋藏与释放,常被研究者称作“生态系统工程师”。本论文在奉贤滨海湿地建立野外研究样地,选取3种不同植物群落开展蟹洞分布特征及蟹类扰动效应研究,以探索互花米草入侵背景下潮间带蟹类的生态
水下悬浮隧道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结构物,一般固定在水面以下20-50m处,主要是由依靠悬浮在水下一定深度的隧道管体、限制管体过大位移的锚固装置和与两岸衔接的驳岸段组成,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