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在茶树体内的富集规律研究与测定方法优化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氟高积累植物,体内氟含量是一般植物的20~30倍,适量氟有益于人体健康,过量氟则会导致慢性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因此研究茶树中氟化物的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了茶叶氟化物提取方法,并对氟化物电位法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溶液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Al3+及Al/F比例对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阴离子通道抑制剂、阳离子通道抑制剂和水通道抑制剂对茶苗吸收富集氟的影响。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提取方法对茶叶氟化物提取效率表现为水浴法(93.17%)>酸振荡提取法(68.19%)>超声提取法(62.38%)。本文选用电位法测定茶叶氟化物线性范围在30~200mg/kg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0.48%,相关系数R2=0.9922。方法LOD和LOQ分别为18mg/kg和54mg/kg。采用此法分析了安徽省几种茶叶氟化物含量在52.26~73.80mg/kg之间,低于农业部茶叶氟含量安全限量标准(≤200mg/kg)。研究结果为茶叶中氟化物含量的快速测定与茶叶质量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参考。2.低浓度Al3+(20,40,67mg/L)促进了氟在茶树根部的富集,主要以氟离子态形式被茶树吸收;而高浓度Al3+(100,200,400,600mg/L)抑制了氟在茶树根部的富集,主要以Al/F络合态形式被茶树吸收。不同浓度Al3+促进了氟在茶树叶部的富集。培养液中Al/F比大于1时,抑制了茶树根部对氟的吸收富集,而Al/F比小于1时,促进了茶树根部对氟的吸收富集。铝促进了茶树体内氟向地上部分转移,尤以AlF2+,AlF3和AlF2-的形式存在时,氟从茶树根部向地上部分转移系数最高。3.浓度分别为0.5,2.0和10.0mg/L的水通道抑制剂HgCl2对茶苗吸收氟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而10μmol/L,20μmol/L,100μmol/L阴离子通道抑制剂NPPB均抑制了茶苗对氟的吸收富集作用,且促进了氟向地上部分的转移。特别当NPPB浓度为10μmol/L时,茶苗根部与植株对氟的吸收富集量极显著低于对照(p=0.15%<1%)。而10μmol/L和20μmol/L的DIDS均抑制了茶苗对氟的吸收富集作用,特别当DIDS浓度为20μmol/L时,茶苗对氟的吸收富集量极显著低于对照(p=0.81%<1%)。阳离子通道抑制剂TEACl对茶苗富集氟表现出差异性,TEACL可显著抑制茶树对AlF2+(Al/F为1:2)的吸收富集,而对AlF2+(Al/F为1:1)的抑制效果不显著。
其他文献
当前,有关民间信仰的研究已成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较为科学地评价和管理,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通过改
<正>人长得是否灵秀,关键在于眼睛是否明亮、精神是否摄人心魄。写作文也一样,尤其是应考作文。因此,平时进行备考作文训练时就应当多下些功夫让作文的眼睛靓起来,媚起来。下
蓝牙技术的安全问题已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分析总结蓝牙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现有安全机制,本文从底层硬件和固件着手解决蓝牙安全问题,通过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石油,而全球石油的产量在逐年降低,寻找可再生能源已迫在眉睫。纤维素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低能高效的生产纤维素乙醇
涤棉混纺织物既有涤纶织物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又有棉织物柔软、舒适、吸湿、透气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涤棉混纺织物的印花,由于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物理
根据2003年1~12月沈阳逐日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AERMOD模式系统建立并验证了空气扩散模型;同时,应用污染源排放清单管理工具软件建立了排放清单,其输出的数据格式
<正>最近,组织老师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精彩"镜头",结果半数谈的都是"三味书屋"的乐趣,题目或"谁说书屋无趣味",或"品三味书屋的甜美情趣",或"三味书屋漫溢的
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也不断发展,而汉语教学在各个方面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作为一名俄罗斯学生,我通过自己在俄罗斯大学学习中文及在俄罗斯语言学校的
江苏省统计局新版办公自动化系统于2007年正式上线运行,自使用以来,电子化、数据化的办公方式已为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化、无纸化的办公模式在单位内部形成一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