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市场正向选择行为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现象一直是理论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Akerlof、Spence、Stiglitz、Wilson等诸多学者,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个体选择和市场运行,得出信息不对称引致逆向选择的论断,认为保险市场出现高风险群体将低风险群体逐出市场的情况,即劣品驱逐良品。近期研究对这一经典理论提出挑战。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医疗保险、车险、寿险与年金市场中,发现与逆向选择完全相反的正向选择现象,即低风险群体将高风险群体逐出市场,良品驱逐劣品。保险市场正向选择现象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传统理论并未提及正向选择,那么如何解释其成因?正向选择表现与逆向选择完全相反,是否意味着这一现象将提升市场效率、增加社会福利?传统理论的信息不对称治理措施,能否对正向选择起到预期治理效果?上述问题成为近期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医疗保险市场为例,分析保险市场正向选择的成因、影响与治理。一方面,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在回顾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修正理论假设,分析正向选择成因;通过传统理论分析框架向市场均衡框架转变,探讨正向选择的特征与社会福利影响,提出相应治理措施。另一方面,从实证层面进行探讨。利用中国医疗保险市场数据,构造相应衡量指标与检验模型,检验正向选择的存在性、成因与福利影响。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解析传统逆向选择理论。本部分回顾传统理论的发展历程,以代表性成果R-S模型为例,反思其理论假设、分析框架与研究结论,探讨传统理论为何得出逆向选择的结论。研究结论如下。一方面,传统理论存在一维异质性、投保人信息优势与完全风险分类三个假设,即保险市场投保群体仅存在个体风险差异,且投保群体较之保险人具有个体风险信息优势。另一方面,传统理论基本假设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在上述假设条件下,风险成为影响合同选择与市场运行的唯一因素,保险市场出现高(低)风险群体选择高(低)保障合同的逆向选择。其次,探讨保险市场正向选择的形成机理。本部分修正传统理论假设,探讨正向选择成因,同时构建市场均衡分析框架,分析正向选择的基本特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保险市场存在多维异质性、双向信息优势与不完全风险分类特征,结合现实市场特征与理论发展要求,应该对传统理论假设进行修正;第二,修正理论假设将导致正向选择。在修正理论假设的情况下,保险市场可能出现正向选择。影响机理在于,异质性因素、认知偏差因素、可观察未定价因素对保险购买产生影响,导致购买(不购买)保险合同群体并非高(低)风险群体。第三,分析正向选择的市场均衡特征。在借鉴学界成果基础上,构建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正向选择市场均衡模型,通过购买意愿与边际成本的偏差来体现理论假设修正影响,发现正向选择出现边际成本曲线右上方倾斜、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出现交点等特征。这与逆向选择形成对比。再次,检验中国医疗保险市场正向选择的存在性与成因。本部分利用CHARL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中国医疗保险市场是否存在正向选择、是否存在认知偏差与风险偏好异质性、认知偏差与风险偏好是否导致正向选择。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医疗保险市场存在正向选择。研究发现,投保群体健康风险低于未投保群体,动态参保群体风险低于动态退保群体,投保群体前期风险与后期保险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期风险与同期保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第二,投保群体存在风险认知偏差,且能够导致正向选择。利用客观健康与健康认知的差异来衡量认知偏差,发现投保群体总体呈现为健康悲观认知状态,偏差均值为-0.173,同时出现悲观认知、准确认知与乐观认知群体并存的状况;回归分析表明,认知偏差与保险需求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健康风险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能导致正向选择。第三,投保群体存在风险偏好异质性。利用风险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来衡量个体风险偏好,发现投保群体风险偏好均值为0.022,同时证实风险偏好与健康风险正相关。复次,分析保险市场正向选择的社会福利影响。本部分利用社会总剩余分析,探讨正向选择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利用CHARLS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论如下。一方面,正向选择导致社会总福利下降。福利损失原因在于“不愿意买保险的群体购买保险”,部分高风险且低购买意愿群体在信息对称情况下不会买保险,但信息不对称时购买保险,造成社会总剩余下降。另一方面,利用CHARLS数据证实上述理论分析。利用CHARLS数据模拟保险市场处于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状态的情况,计算相应社会总剩余,发现风险认知偏差造成社会总福利下降,损失原因在于部分乐观认知群体“不愿意买保险但购买保险”。最后,探讨保险市场正向选择的治理措施。本部分结合社会福利分析思路,探讨正向选择的治理措施与作用效果。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风险分类机制情况来看。风险分类机制将导致正向选择市场的社会总福利上升,但可能导致负外部性,同时存在作用失效群体。第二,从强制保险政策情况来看。强制保险政策将导致正向选择市场的社会总福利下降,但是可降低负外部性。第三,从税收补贴政策情况来看。税收补贴政策可以避免负外部性,对于社会福利影响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影响。
其他文献
在辽宁武术界,一提到韩振博,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46岁的他,现为辽宁省少北拳研究会会长、全国少北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辽宁省葫芦岛市武协主席。这一切均来自于他对武
<正>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有一段经典的文字,形容那些为做事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目的探究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结果和随访信息,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因素
一、不服输的主刘献伟    刘献伟给我的印象是爱说、能说,而且会说。自从我俩坐在一起,刘献伟的“嘴部运动”就没有停止过,这一点倒让我庆幸,因为我这人很木讷,而且嘴笨得出奇,尤其是和名人在一起时更紧张得无从下嘴,刘献伟的滔滔不绝倒让我松了一口气。  和刘献伟有缘,真的有缘,不仅是在训练馆与翟教练聊天时见到的第一个运动员是刘献伟,更因为我们居然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样也抹去了一丝陌生感
1996年的秋天,我率领一个摄制组来大连的大小长山群岛拍摄大型系列片《人与海岛》。夜晚,月光如水,我在海边练拳、听涛、禅定,于是想起了一位太极老人——刘常春,他就出生在前面不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利用方式,可以得到生物炭、生物油以及可燃气体等化工原料,具有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热
目的探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荧光定量PCR法(SYBR GreenⅠ)检测PGP9.5在34例NSCLC及癌旁组织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