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第四特区曼排钨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曼排钨矿床是一个无锡矿的大型钨矿床。它明显不同于缅中地区的宾朗、丹老、土瓦大型钨-锡矿集区的钨-锡共生矿床。这种钨矿床即使在中国华南地区也不多见。因此对其展开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学位论文紧密结合中-缅合作项目,选择曼排钨矿床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来探讨其成因。为此,分别采用岩石化学方法、ICP-MS、ICP-OES、X荧光法检测了花岗岩、花岗斑岩、云英岩和含矿石英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在对所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构造;钨矿化特征;矿物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钨、锡矿化分离及其制约因素等。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缅甸曼排钨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浆演化之间具有密切成因关联。钨矿床是在花岗岩成岩过程晚期发生的气成作用、热液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钨矿化是强烈的云英岩化作用和热液作用的结果。2.花岗岩岩石成因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样品在Ce-SiO2图解中投点都落在I-型花岗岩范围内,说明本区花岗岩的岩性属于准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在Batchelor R2-R1花岗岩成因分类图解中,岩石样品投点都落在了“非造山区A型花岗岩区”,这表明该区花岗岩产出的构造环境为裂谷环境。3.稀土元素在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REE趋于降低,LREE逐渐降低,HREE由降低转向回升。从REE分异参数可以看出,LREE和HREE分异明显。这一方面说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表现为LREE亏损、HREE富集。另一方面说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较长,无疑有利于气液的聚集及钨的高度富集成矿。4.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从花岗岩浆演化后期发生的云英岩化作用到热液作用阶段,钨含量稳定增高,从初步富集直到高度富集成矿。锡与之相反,表现为连续的成倍降低。钨和锡的这种逆向变化趋势表明,在岩浆热液演化和成矿作用发生过程中,钨和锡有可能产生了矿化分离。5.钨和锡产生矿化分离的原因,除与两者的地球化学行为有关外,还与成矿热液系统的物质组成和富氧低硫的特性有关。根据这种特性推测,该成矿热液系统可能是一个高氧逸度而低硫逸度的成矿热液系统。这种热液系统可能有利于形成黑钨矿和白钨矿,而不利于锡石的形成。这就是曼排钨矿床之所形成单独钨矿床的原因所在。取得主要创新型成果如下:1.首次确定缅甸曼排地区含钨花岗岩属于准铝质钙碱性花岗岩,为非造山区形成的A型花岗岩。并且该区花岗岩产出的构造环境为裂谷环境。2.认为该大型钨矿床之所以与缅中东部的宾朗、土瓦和丹老大型钨-锡矿集区的钨-锡或锡-钨矿床不一样的原因,是由于在成矿作用过程中钨和锡两者产生了矿化分离导致的。3.认为钨和锡产生矿化分离的原因,除与两者的地球化学行为有关外,还与成矿热液系统的物质组成和富氧低硫的特性有关。并且认为该成矿热液系统可能是一个高氧逸度而低硫逸度的成矿热液系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缅甸第四特区曼排钨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无锡的钨矿床。本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导师何明友教授承担的《缅甸第四特区曼排钨矿区地质勘查》项目,选择该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