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模式的实证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作为语言输入和输出环节,两者在英语学习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然而,目前我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仍普遍存在阅读与写作教学脱节、重阅读而轻写作的现象。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模式既剥夺了学生将阅读能力自然转换为写作能力的机会,也使得写作成为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本文在输入、输出理论理论的支撑下提出以读促写模式,即利用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天然联系,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如在阅读时分析文章结构、体裁,欣赏好词好句等;在阅读之后设计改写、缩写、仿写、续写、扩写等写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写作之中,从而增强写作自信,提高写作能力。本研究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出发,探讨通过解构阅读材料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性。为探讨以读促写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在所在单位成都邛崃市高埂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展开了为期四个月的的实验活动。该实验主要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开展以读促写模式?2.以读促写模式是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效?3.实施以读促写模式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本次实验对象为八年级一班和二班共90名同学,其中一班为实验班(45人),二班为控制班(45人)。实验前,笔者在两个班同时进行写作测试,其结果显示两个班之间无明显差距。试验中,笔者在一班采取以读促写模式;在二班,仍采用传统的阅读、写作分离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通过测试成绩对比,笔者发现一班的写作成绩要优于二班。同时,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同学写作策略运用情况有所改善,且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有所加强。由此笔者得出结论,践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且具有可操作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对个别阅读材料不适用,教学设计还有待完善,时间有限等等。但希望本文所述的研究能让初中英语教师对践行以读促写模式有一定的思考。
其他文献
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新西兰政府积极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其在政策推进、经费投入、学习型组织创建和学习方式拓展等方面都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推行了众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使老年
奶牛生产瘫痪是养牛户常见的奶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养牛积极性。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分娩时及分娩后一时性脑压急剧降低造成。对奶牛
马铃薯是太原市西北部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通过对马铃薯黑胫病进行田间调查,提出了预防的对策。
急诊是适用于抢救急病患者、重症者或者是突发性事件造成损伤的患者实施紧急救的一种特殊医疗行动。目前,众多医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可是急诊和院前急救护理直接的衔接仍存
针对垃圾车后门密封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电动推杆作为执行机构的新型自动锁紧装置,实现了垃圾车后门锁紧的自动操控。其安装空间小、控制简单、实施费用低,大大提升了垃圾车
广西梧州松脂厂是我国松香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第一个松香出口基地,坐落于广西桂、浔、西三江交汇的百年商埠——梧州市,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