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回顾,我们发现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只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甚至许多研究并没有发现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的一致性。所以,现存的有关表情与情绪体验一致性的研究并不能充分解释观察到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的关系,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已有的研究表明除了情绪体验之外,一些其他因素(例如,社会环境和社会动机)也会影响个体的面部表情,但是至今为止很少有研究探索是否存在人格因素可能会对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的关系进行调节。 本文将可能影响个体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的关系的人格因素描述为情绪表达性理论和大五人格,目的是探讨情绪表达性和大五人格特质是否能够调节情绪体验和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两个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积极情绪表达性与神经质有显著负向相关:消极情绪表达性与神经质有显著的正向相关,而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向相关。 (2)快乐情绪条件下,快乐情绪体验和快乐面部表情有显著相关,能够有效预测快乐面部表情:积极情绪表达性与快乐面部表情有显著的正向相关,能够有效预测快乐面部表情:神经质与快乐面部表情有显著的负向相关,能够有效预测快乐面部表情;但快乐情绪体验与积极表达性、神经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积极表达性和大五人格不能调节快乐情绪体验和快乐面部表情的关系。 (3)厌恶情绪条件下,厌恶情绪体验和厌恶情绪表情有显著的正向相关,能够有效预测厌恶面部表情:消极情绪表达性和神经质与厌恶面部表情有显著的正相关,能够有效预测厌恶面部表情:宜人性与厌恶情绪体验有显著负向相关,能够有效预测厌恶面部表情:消极表达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与厌恶情绪体验的交互作用显著,消极表达性、神经质和宜人性能够调节厌恶情绪体验和厌恶面部表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