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高铁里程的增加和不断提速等对Al-ZnMg合金的需求持续增加,意味着需要得到轻质耐蚀强度高的铝合金,而经过热轧之后的Al-Zn-Mg合金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时效工艺来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组织和耐腐蚀性能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关于Al-Zn-Mg合金的时效工艺、组织、强度、耐腐蚀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不同的时效工艺对7N01合金进行热处理,采用透射电镜、DSC等手段研究合金中析出相的变化情况,对合金的强度、硬度、电导率和腐蚀性能等进行分析,讨论了经不同时效工艺后合金的析出相变化对合金强度、抗腐蚀能力的影响。在单级时效过程中的7N01合金硬度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硬度值先升高后降低,在120℃/24h处达到峰值,硬度值为109HB,电导率在整个时效过程中则不断增加。在不同的回归工艺处理过程中,随着回归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硬度先降低到谷值,然后再上升到一定值后又下降,再时效后的硬度值明显增加,但是对210℃回归过程和回归再时效的硬度值比较接近,并且随时间增加持续下降。电导率值始终在增加,并且回归温度越高,电导率的最大值就越高,可达40.17%IACS。部分回归工艺参数再时效后的强度值要高于合金T6态的强度,最高可达408.5MPa,比T6态强度提高了27%以上,然而210℃回归再时效后的强度都明显低于合金T6态的强度,因此有利于合金强度的回归温度为180℃和190℃。T6态7N01合金中的析出强化相主要为GP区和η’相,在后续回归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小于临界尺寸的析出相溶解和大于临界尺寸析出相的长大。随着回归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平均尺寸逐渐增加,且回归温度越高,合金的平均尺寸就越大并进入Ostwarld熟化阶段。再时效后的合金由于有新相的形核,重新在晶内析出与基体共格的GP区,半共格的η’相和不共格的η相。合金的沉淀析出相为弥散分布的GP区和少部分的半共格析出相η’相时,沉淀强化的效果明显,因此合金的强度值提高。当合金晶内析出相中有η相时,合金的强度值较低。经过极化曲线测定后,合金在190℃回归50min后的腐蚀电流最小,晶间腐蚀性能的测试结果和极化曲线测试的结果一致,T6态合金的晶间腐蚀深度最深,达到了110μm,而回归再时效态合金的腐蚀性能要优于T6态的腐蚀性能,截面腐蚀深度都明显小于T6态合金截面的腐蚀深度。剥落腐蚀的结果表明合金会首先在夹杂相的位置发生点蚀,然后鼓泡,鼓泡破裂后合金表面产生一层絮状物后起皮,最后合金表面剥落,剥落后的表面可以看到腐蚀裂纹是沿着合金的晶界扩展并穿过晶粒,腐蚀过程是不断向合金的纵深处发展的。合金腐蚀性能的提高得益于晶界断续且间隔较大的粗大η相,并且有Cu元素在晶界处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