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灌溉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渤海低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然而,该区淡水资源匮乏,浅层地下咸水储量丰富,在此开展玉米咸水安全灌溉技术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咸水资源、缓解区域淡水资源危机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麦-玉两熟制农田长期定位咸水畦灌(1、2、4、6 g/L)配施有机肥(OM)和未施有机肥(NOM)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2019-2020年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田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阐释了玉米生长发育及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对咸水灌溉配施有机肥的响应特征,探明了施用有机肥对咸水灌溉农田土壤环境和玉米生长的调控效应。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夏玉米生育期间,土壤盐分呈现随灌溉水矿化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盐分的波动幅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施用有机肥能有效促进土壤盐分淋洗,与不施有机肥相比,增施有机肥条件下≥4 g/L灌水处理夏玉米田0-40 cm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年际间,受灌水和降雨的影响,各处理土壤盐分存在较大差异,玉米灌浆期和乳熟期尤为明显。(2)咸水灌溉有恶化土壤理化性质的趋势,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夏玉米农田0-20 cm耕层土壤容重、土壤盐分、p H、钠吸附比均呈现递增趋势,而土壤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呈现递减趋势,与1 g/L灌水处理相比,不施有机肥条件下≥4 g/L咸水灌溉会显著恶化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增施有机肥可促进耕层土壤盐分淋洗、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从而降低咸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负面影响,提高咸水利用的安全性。(3)咸水灌溉会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以及开花期的穗位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均呈现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穗位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有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增施有机肥可有效缓解咸水灌溉对夏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与不施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条件下4种灌水处理玉米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4)适量浓度(≤2 g/L)的咸水灌溉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无显著影响,但当灌溉水矿化度≥4 g/L时,夏玉米有效穗数、百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咸水灌溉玉米的籽粒产量,促使玉米籽粒产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与不施有机肥相比,2019-2020年施用有机肥条件下1、2、4、6 g/L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1%~6.40%、6.57%~14.39%、5.38%~12.04%、25.58%~38.86%。(5)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2 g/L微咸水灌溉未对玉米籽粒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但≥4 g/L咸水灌溉会显著增大土壤盐分,存在恶化土壤理化性质、抑制玉米生长和降低籽粒产量的风险;配施有机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咸水灌溉的不利影响,增大咸水的可利用范围,基于2019-2020年玉米相对籽粒产量与灌溉水矿化度的回归方程,建议试验区不施用有机肥和增施有机肥条件下夏玉米咸水畦灌的灌溉水矿化度阈值分别为2.1 g/L和2.6 g/L。
其他文献
据相关统计,我国盐碱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尤其在鲁西南黄泛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该地区土壤退化严重,具有结构致密、容重大和饱和导水率低等典型特征。冻融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越来越频繁和剧烈,进一步影响了冻土区土壤排盐效率。研究鲁西南黄泛区盐碱土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冻融循环对该地区土壤水力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将对黄泛区盐碱土的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鲁西
学位
弱读形式是英语语音教学的薄弱环节,通常会被忽视。对比分析假设认为二语语音研究不能只限于音位对比,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语言经验,并涉及音位内部的语音差异。在最近的音素感知和产出研究中,对弱读形式的语音感知和产出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研究试图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一项尝试性和创新性的语音研究,分析央元音/(?)/弱读形式的感知和产出,希望能对外语语音教学和习得有所启发。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某
学位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具备土壤颗粒细、级配均一、排列致密、大孔隙少的水力特征,其土壤容重大、渗透性差且盐分含量高,极易造成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采用传统方法改良困难,严重威胁作物生长发育和粮食生产安全。盐渍土掺沙可以改良土壤质地与结构,加速土块崩解,改善土壤渗透性,调控水盐运移过程,并提高盐分淋洗效率。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种掺沙比例:CK(0%)、S1(20%
学位
连栋拱形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园艺设施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依托真实的连栋拱形大棚结构,采用原位观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外部风场、风压系数和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分析,研究了连栋数对大棚风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表面风压、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析,研究了少连栋大棚的风效应与热湿性能;最后,通过对温湿度、水平截面平均温度、通风效率(HRE)的分析,研
学位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凭借其无模化、自动化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3D打印构件强度低、自重大、难养护等问题影响了其广泛推广应用。陶砂是以黏土、亚黏土为原材料,加入适量的胶凝材料以及外加剂经过高温烧焙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骨料,具有轻质、低强、易吸水的特点。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可打印性及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孔结构、水化产物矿物组成等分析研究,探讨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
学位
随着世界人口的上升,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冬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冬小麦生产基地,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限制着冬小麦的农业生产。如何在保障作物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灌溉用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田间试验与RZWQM2模型相结合,探究冬小麦生长期内主要灌水时期,并制定适用于华北平原的最优灌溉制度。本研究于201
学位
为研究极细沙粒对滨海粘质盐土盐分以及主要盐分离子的影响,本文采用黄河三角洲地区巨量的淤积泥沙作为改良材料,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粘质盐土进行研究改良。通过室内试验以及田间配沙改良试验探究适宜的引黄泥沙用量。室内试验采用土柱模拟的方法对土壤盐分、土壤主要盐分离子含量以及盐分离子比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确定适宜的极细沙粒比例范围,确定田间配沙范围,进行田间试验。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引黄泥沙与粘质盐
学位
地表温度是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植被光学厚度是描述植被冠层生长和衰老的季节周期参数,两者在全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监测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大范围的地表温度与植被光学厚度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相较于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具有穿云透雾、全天时观测等优势,是全球大尺度范围内监测地表参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FY-3D是我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其官方微波地
学位
我国黄土高原地理特征复杂,地貌高低不平,土壤结构松散,因此该地区植被稀疏,荒漠化严重,加之该地区不稳定的气候因素,降雨分布不均匀,年际偏差极大,使得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种种因素下黄土高坡地区坡面细沟侵蚀愈发严重。频繁的细沟侵蚀导致土壤耕层养分大量流失,使土壤严重退化,极大地限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会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研究黄土
学位
土壤有机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且在全球碳循环和农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因其波段多、分辨率高、数据量大和信息丰富,为实时高效地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技术支撑。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已在土壤有机质估测中得到应用,但存在模型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不同步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和济阳区为研究区,以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