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旅客夜间出行的需要,高铁夕发朝至列车在市场的需求下应运而生。高铁夕发朝至列车在当日19:00-23:00始发、次日6:00-10:00终到,总在途时间7-15小时。由于其独特的始发终到时间段,可以满足旅客下班(或晚饭)后出发、上车后休息、下车后正常开展工作(或旅游等活动)的需求,极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然而,高速铁路需要在夜间固定时间段内设置综合维修天窗,且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时长具有一定要求,激发出高铁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方案与天窗开设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高铁夕发朝至列车的发展。既有夕发朝至列车未实现日常化开行,且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网络化开行必将成为客流需求,因此,为了实现高铁夕发朝至列车的日常化和网络化开行,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铁夕发朝至列车开行的技术难题,即如何客服列车开行方案和天窗开设的矛盾,实现高铁夕发朝至列车日常化和网络化开行;2.分析既有高铁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模式、天窗开设模式及市场前景,结合客流出行的日常化和网络化需求,提出周期化等线模式;3.明确周期化等线模式的定义及特点,分析高铁夕发朝至列车的合理开行距离,分析等线方案类型、天窗开设时间及天窗周期、等线车站范围、等线时间范围、等线能力等;4.结合周期化等线模式的特点,以等线时间最短为目标,周期化等线模式技术特点、列车开行技术要求、天窗开设时间要求等为约束,构建周期化等线天窗开设与开行方案的协调优化模型。5.以京广高铁和武汉枢纽为例,进行了高铁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方案和天窗开设的协调优化,实现了高铁夕发朝至列车有规律的日常化和网络化开行,并对周期化等线天窗开设和开行方案给出了协调优化建议。论文着眼于高速铁路发展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客流需求、高铁网络特征,对周期化等线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了高铁夕发朝至列车有规律的日常化和网络化开行。本文的研究对高速铁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高铁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