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关节电机伺服驱动系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气化驱动成为中小功率机器人关节驱动方式的主流。机器人关节的发展呈现出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特点。本文针对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新型位置检测方法、以及关节驱动中的惯量辨识等问题展开了研究,以实现伺服系统的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为机器人关节的大力矩、高性能、高可靠的伺服驱动提供基础。  永磁同步电机的功率密度高、效率高、体积小,适用于关节的集成化设计。本文给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矢量控制的关键技术,对比研究了坐标变换中系数选取对变换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以 TMS320F2808为控制核心的伺服驱动硬件电路平台,编制了矢量控制软件,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节伺服驱动系统的位置传感器是关节小型化的制约因素之一。针对传感器小型化的要求,本文研究基于线性霍尔器件的位置检测技术。分析了其位置检测原理,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气隙磁场设计,研制了样机。建立了位置检测信号的模型,研究了位置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误差抑制方法。通过对样机的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验证了该位置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样机误差的主要来源和进一步改进的重点工作。  针对机器人工作中机械结构运动时转动惯量的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电机的转动惯量进行辨识。介绍了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最小二乘法的惯量辨识模型,针对传统辨识方法稳速时无法进行辨识的缺点,提出了采用扰动信号注入矢量控制电流环的方法来实现稳速时的惯量辨识。仿真了多种工况下的惯量辨识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在加热工作时,电阻率、导磁率等物理性质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负载固有谐振频率也将随之改变,为使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始终在软开关模式下工作,并使电源始终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在我国最初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于工科院校.随着高职院校的兴起,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价值渐渐被认识和接受,并作为一种独立的
期刊
智能小车是一种以轮子作为移动机构、能够自主运行的机器人。由于不需要人工操作,智能小车非常适合在高危环境中应用。在工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智能小车也有广泛的应用。为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造成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通过风险分析,合理评估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意义重大。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又可分为静态风险评估和暂态风险评估,无论是在进行静态还是暂态风险评估时,科学估算故障引起的系统损失是其最核心问题,本文将故障引起的损失看作将系统从失效状态(失稳状态)转化为正常状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