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宏观面上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有了大量理论、研究成果,用这些已有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基层县乡具体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就是基于此,在理论佐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综述众多专家学者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潍城区这一县域经济的一点,深入研究潍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具体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潍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①潍城区农村资源概况。主要包括农业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②潍城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结构(1995-2007);③潍城区农村人力资源从业收益(1995-2007);④潍城区百户农户调查统计(1995-2007)。2、潍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②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闲置多与人才资源缺乏并重;③农村职业技能教育薄弱、剩余劳动力流动较盲目;④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经营能力差;⑤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低、带领农民致富能力差;⑥农村经济增速相对城区经济增速大幅度放缓、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⑦影响农技推广深入普及、阻碍科技兴农战略实施;⑧形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瓶颈、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3、潍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①夯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②加大对农村继续教育投资、在实践中培养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统一的政府培训体系、整合人才培训资源,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全力培养创新型新型劳动者,积极推进农村职业培训创新;③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自由流动;④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农村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