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诺对上市公司商誉及其减值的影响研究 ——以联建光电并购分时传媒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并购重组呈上升的态势。一个企业或公司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合理的资源配置,相对稳定的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等诸多要素。一些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诸如市场不稳定、发展后劲不足、资金断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等,特别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层。所以,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改变现有的困境,目的是让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然而,在并购活动当中产生的巨额商誉会使上市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减值风险。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导致并购方无法及时了解更多的标的企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就盲目地签订业绩承诺协议来避免并购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标的公司未达到当初承诺的业绩比比皆是,高溢价、高估值致使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确认,之后的商誉减值不仅损害了本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还可能使公司面临破产的压力。本文结合联建光电收购分时传媒这一案例,主要研究业绩承诺对上市公司商誉及其减值的影响。首先,找出双方在并购交易过程中的并购动因,然后从业绩承诺的制定和内外部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业绩承诺对商誉形成、商誉减值的影响和巨额商誉减值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最后,分别从业绩承诺协议、商誉形成和商誉减值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期望公司决策者、管理者、公司控股人做出合理决策。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究业绩承诺与商誉及其商誉减值的关系,为公司在并购交易行为发生之后出现的业绩危机、商誉减值等现象提供一些合理的意见。建议并购方能够审慎地评估标的公司的资产,理性认识业绩承诺和商誉减值暗藏的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防范商誉减值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风险,达到最优化的并购。
其他文献
在英汉交替传译实践中,语速快慢影响口译质量,由于英汉语序存在差异,语序调整是英汉交替传译中的普遍现象。本文是一项以10名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译员为实验对象的实证研究。基于对相关研究文件的回顾,本文确定对单个定语、短语定语、定语从句、单个状语、短语状语、因果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共八种类型进行研究,利用口译实验和回顾式访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学生译员在标准语速、较高语速情况下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发布各类政策文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12地震”也促进了四川社会工作专业以及行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民办社工机构。然而,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对专业前途感到迷茫和失望,社会工作者自我职业认同不高,造成社会工作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自我职业认同应该得到关注与重视。近年来,学界对社会工作者自我职业认同的研究开始增多,但是关于组织社会资本对社会工作者
本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一本散文体裁的外宣书籍《中国文学课》。根据所翻译的部分,本报告节选了其中第五单元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的内容作为分析材料。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何使译文能够被潜在读者接受以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而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就是读者的接受程度。故本实践报告将以德国理论家汉斯·罗布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为理论视角,充分考虑潜在读者在文本接受
彼得·格林纳威被称为最具野心和争议的导演,并提出了“电影已死”的口号。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电影本体的探讨越来越迫切。这样一位具有前卫性的导演,早在他影像创作中,就已开始关于“电影”本质的思考。本文以影像空间的角度,对格林纳威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文章主要从格林纳威影像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新媒体艺术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相关空间理论,对其作品进行归纳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从研究的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我国目前正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使得社会和家庭承担的养老压力日益剧增,如何实现积极老龄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被众多学者关注。抑郁水平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个人、社会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心理感知领域,更会对身体疾病产生加剧作用。近年来,我国老
社会认知关注个体如何理解他人,并通过和其他个体的合作而获得生存和发展。进一步的问题在于,由多个个体联结而形成的集体,是否具有集体意向性?以及这种集体意向性如何导向某种集体的行动力?近十年来,这些与集体意向性相关问题的探究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集体意向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集体意向性概念发展的梳理,厘清集体意向性概念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条进路,进一步探究集体
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经过多年的义务教育均衡投入与验收,其“硬实力”——教育基础设施如校舍、藏书量、教学设备等逐渐齐备和完善。但农村学校的“软实力”——教学质量未能跟上硬实力发展的步伐。农村学校依然教学业绩差,存在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数量庞大,学业成绩优秀学生(学优生)数量稀少的情况。城乡之间教学质量差异依旧明显,农村学校并未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本论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随着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转变,国家逐渐搭建起了“自上而下”的“反哺”乡村基层的治理结构,并制定了以财政资源为主的成熟、完善的基层帮扶治理体系。虽然资源下乡的力度逐年加大,但资源的合理利用率一直较低,导致我国基层帮扶目标偏离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2015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第一书记”制度的正式确立,有效解决了基层帮扶治理中“瞄不准,扶不准”的问题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积极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打开国内市场,逐步履行其入世承诺。回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是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不同利益诉求的碰撞和妥协的过程,其结果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的缔结。作为WTO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入世议定书的内容包括中国政府对其他成员做出的具体承诺,以及专门针对中国情况而制定的特殊规则,其中,中国政府同意对世贸组织进口成员国履行在反倾销调查项下遵
本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所译原文选自《美国史(第27卷:国家进步(1907—1917))》第九章至第十二章作为翻译文本,其作者是威斯康辛大学教授美国作家弗雷德里克·奥斯汀·奥格。原文主要介绍了美国进步运动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美国竞选、妇女选举权的诞生以及其他民主化的进步运动。原文语言简洁凝练,主要讲述美国的进步史,具有翻译价值。当代社会需要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优秀文化的借鉴,翻译外国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