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诊治方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尿路上皮内翻性乳头状瘤62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6.4岁。单发56例(90.4%),多发6例(9.6%)。肉眼血尿为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在输尿管5例(8.1%),行肿瘤局部切除4例,左肾、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切除术1例;输尿管合并膀胱1例(1.6%),行膀胱全切术;膀胱52例(83.9%),行TUR—BT44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膀胱全切术2例;尿道4例(6.4%),行经尿道肿瘤切除术1例,肿物切除术3例。
结果:6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伴发尿路上皮癌7例,细胞生长活跃12例。49例随访0.25—12年,平均5.6年,2例术后7个月、79个月UIP复发,3例术后18个月,2年,6年发现尿路上皮癌。
结论:尿路上皮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且应注意与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相鉴别,避免扩大手术范围。术后应定期复查膀胱镜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