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频标光纤远程精密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原子钟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特性,它有可能作为秒的新定义,将在基本物理常数测量、深空导航、测地学、时间同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多数基于光钟的应用需要将光钟信号在相距较远的实验室间进行精密传输。因此,对远程精密传输光学频率标准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光学频率标准传输的研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关键技术:一方面,需要获取线宽在1 Hz以下窄线宽、频率稳定度优于10-15的光源来模拟光钟的钟激光;另一方面,由于光钟已经能够达到10-18的不稳定度,因而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更高稳定度的传输方法,才能满足精密传输光钟信号的要求,且传输后不破坏光钟原有的相干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上述关键技术展开:1.研制了两套亚赫兹线宽的1.5μm的超稳激光系统;它是利用PDH技术将激光频率锁定在具有高精细度的FP腔的共振频率上。激光系统的输出特性主要取决于FP腔的长度稳定性和伺服系统的锁定精度。FP腔的腔长稳定度主要受到振动、温度等外部环境起伏的影响。通过设计振动敏感度最小的参考腔支撑结构及温度敏感度最小的参考腔外围系统,并减小外部振动及温度起伏,使参考腔的短时间长度起伏达到10-16m量级。使用快速和慢速伺服并联工作的方式实现激光频率的高精度锁定。对系统的性能评估测试表明,每套1.5μm窄线宽激光系统的最可几线宽达到0.26 Hz,频率不稳定度达到8.6×10-16(1s),已经逼近FP腔的热噪声极限,满足光频标精密传输研究中对光源的要求,是目前国际上采用常温参考腔的1.5μm激光系统中线宽最窄的激光。2.研制了基于通讯光纤的光频标远程精密传输系统。采用双程传输的方法获取光纤随机位相噪声信息,并通过伺服系统调节声光调制器的驱动频率来补偿光纤随机位相噪声。本文首先在50 km裸纤中实现了窄线宽稳频激光的远程精密传输,传输引入的频率不稳定度达到2×10-17(1s平均时间),附加线宽被压窄到1 mHz。此外,又在32 km室外通讯光纤中实现了窄线宽稳频激光的远程精密传输,传输引入的频率不稳定度达到3.5×10-17(1 s),传输后的光信号仍能保持与光源一致的0.26 Hz的线宽。通过建立中继放大系统将光纤精密传输的距离延长到82 km,传输引起的频率不稳定度达到4×10-17(1s平均时间),由位相噪声引入的线宽增宽也被压窄到1 mHz。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证明基于中继放大系统和光纤位相噪声补偿系统能够实现窄线宽稳频激光的远程精密传输,可满足世界上最好的光钟信号的传输要求。
其他文献
电镜技术在医学里的应用是其它任何领域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电镜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为临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可靠地科学依据。本文拟从临床电镜诊
[目的]观察春、秋分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对100例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春、秋分贴敷(祛痹通络膏:杜仲、川乌、干姜、生南星、青风藤等;生姜汁糊状膏:青风藤
简述了雨水口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雨水口泄水能力、荫水口形式分析了提高雨水口泄流能力的途径,并提出不同路面坡度和路面形式下市水口的设置方式。
曾有专家断言,猪是流感病毒的"扩大器",将是人类未来安全隐患的大敌。临床诊治猪流感,结合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剖检病变可进行。确诊,则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进行。文章在此基
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越来越宽,这就需要更高采样率来获取被测信号波形。近年来基于高速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tal Converter,ADC)的实时采样技术取
目的探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在广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对2869例广西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G-6-PD活性检测,对确诊为G6PD缺
<正>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发病日龄集中在9周龄~6月龄兔,可引起发病,死亡[1,3]。2012年5月,质量检测中心临诊遇1例家兔急性死亡,经检查和微生物检验,确诊为兔
<正>绥阳县西部山区农村住户分散、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人数多,养殖条件差、技术落后,养殖规模小、养殖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死亡率高、圈舍建设投资成本大
光伏作为新兴可再生清洁能源,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光伏利用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气温与植被调节气候的作用具有类同性。本文以河西走廊沙漠戈壁区五个典型地市已建光伏基地为
本文评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关于“朦胧诗”的一场论争。既对论争中的一系列理论争端诸如懂与不懂、现实依据、诗与传统、整体评价,也对一些具体诗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