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房地产金融比较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住房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房地产金融也逐步成为金融业发展一个新的亮点。普遍认为,房地产金融属于安全性较高的金融业务,但是它又是一项政策性强,行业性和区域性明显的金融业务,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具有风险累积性,一旦风险爆发,便会迅速扩张,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中国房地产金融如何能够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立足现在,把握机遇,实现房地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与中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运行较为相似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这几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共性,但是作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美国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高、市场规模庞大,其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且规模最大的市场,为此,本文试图对比研究中美房地产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异同性,查找规律性,为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便于我国房地产金融完善体系,扬长避短,健康发展。  本文以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指导,分析中美房地产金融发展的阶段和趋势,金融体系特征和金融产品特征,房地产信贷的周期性特征和风险特征,金融衍生品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中美房地产金融调控实践、中美房地产风险分析等,对中国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作出合理判断,吸收和借鉴美国房地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内核,为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合理适度发展房地产金融提出政策建议,推动中国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房地产与美国的上世纪70年代初的状况极为相似,城市化、人口红利等因素带来的刚性需求还足以支撑中国楼市5-10年的繁荣,房地产业正处于兴旺发展阶段;城镇化和住房金融深化是中国房地产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按揭渗透率将得到持续提升,将支撑住房消费稳定增长;中美解决国内民众住房问题的模式不同,即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对比不同,中国的政府起着更重要的主导作用;中国需要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最终形成“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政府干预”的循环模式;中国住房短缺矛盾突出,政府还在以实物建造的方式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随着近几年住房短缺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政府需要转向提供信贷和货币支持,对低收入家庭发放购房、租房补贴、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以提高保障效率;中国房地产金融产品单一,必须创造条件适度发展多样化金融产品,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完善的金融结构才能创造效率、维持成本最小化、保持不断创新以及金融体系的灵活性;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相适应,目前中国房地产信贷中开发贷款比例较高,房地产企业需要更多的融资渠道以提供更多的住房供应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中国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系于银行这一条线上,但是总体风险可控,要创新土地和房地产的供给模式,设计合理的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控制泡沫风险;要继续发展房地产抵押贷款,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适度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强化监管。中国房地产调控要由房地产价格和供求目标为主向宏观经济目标为主转变,更多使用利率等价格型工具,使调控政策更具可预期性。
其他文献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地区出现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民营企业等行为再次引起学术界讨论“国进民退”现象的高潮。学者们对于“国进民退”的现象判断和评价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初现成果,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英国的银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银行券等新型的信用工具蓬勃发展,并与金属货币一同构成了当时流通的通货。
对于高要求用户而言,诸如游戏用户、广告设计、3D建模等,缓慢的存储驱动器是一个巨大的瓶颈,使PC处理器坐在那里摆弄其时钟周期,等待数据加载。为了加快数据的读写速度,他们会为PC装备一个SSD固态硬盘。而为了让读写速度更快,不仅要选购一个更稳定、更快的SSD固态硬盘,而且在必要情况下要对SSD固态硬盘进行优化。如果你选购的是三星SSD固态硬盘,可以借助三星Magician魔术师软件对硬盘进行优化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