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临床研究通过平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客观评价化痰祛瘀及发声训练、喉部按摩对血瘀痰凝型肥厚性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其治疗前后喉部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借助治疗前后GRB、VHI-10量表及嗓音分析等指标,评估化痰祛瘀联合发声训练、喉部按摩治疗肥厚性喉炎的疗效,旨在初步探索针对肥厚性喉炎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今后难治性肥厚性喉炎的治疗提供一种中西医思路。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1干预措施是喉部按摩、发声训练,对照组2干预措施化痰祛瘀法拟方会厌逐瘀汤加减,试验组干预措施是中药联合喉部按摩、发声训练,每组各20例;治疗前进行症状体征量表、GRB、VHI-10量表评估及喉镜检查、嗓音分析,治疗第4周进行症状体征量表评估及喉镜检查,治疗第8周再次进行症状体征量表、GRB、VHI-10量表评估及喉镜检查、嗓音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成果: 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来看,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者9人,有效者4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75%;对照1组痊愈者0人,显效者1人,有效者10人,无效者9人,总有效率55%;对照2组痊愈者1人,显效者3人,有效者10人,无效者6人,总有效率70%。三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痊愈”和“显效”等级中治疗组比例均相对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有效”等级中对照1组和对照2组所占比例相近,均相对高于治疗组;在“无效”等级中对照1组所占比例相对高于其余两组。 结论: 1.化痰祛瘀及发声训练、喉部按摩治疗肥厚性喉炎(血瘀痰凝证)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也为今后难治性肥厚性喉炎提供了一种中西医治疗的思路。 2.化痰祛瘀及发声训练、喉部按摩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疗法的治疗,在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善,更为明显。 3.症状体征量表、GRB、VHI-10量表从患者症状体征、嗓音质量、生活、情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治疗随访评估,着眼整体观念把握肥厚性喉炎的病情变化,为今后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