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表面熔焊管强化凝结传热实验研究与机制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汽冷凝换热器是工程中的蒸汽动力装置以及汽动循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运行寿命和工作效率是整个热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多数蒸汽冷凝换热器内部主要的工作元件是各式各样的换热管,它们的传热系数直接决定了换热器的性能。因此研究蒸汽凝结换热管的强化传热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水蒸气的冷凝换热作为传热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随着对冷凝过程机理的认识和了解,出现了大量对凝结模型的计算和研究,对凝结过程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但是其中对于水蒸气凝结过程的强化换热研究的着眼点大多在管外凝结方面,对水蒸气的管内凝结换热特性的探索涉及较少;在强化传热措施方面,国内外多数研究采用的是管材的物理改造方法和一些外部扰流方法,其投入应用的难度较大,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而对凝结表面采取改性处理(尤其是管内表面改性)的方法以达到强化换热的效果的系统的研究和报道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采用基于炉内高温熔焊工艺的表面改性处理技术,对普通碳钢管的内外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构造了新型蒸汽凝结换热元件——表面熔焊管。本文从单管的管内外凝结实验,管束的外部凝结换热实验,数值计算及强化传热机理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熔焊表面对管材的凝结换热性能的提升效果。进行的主要工作及得出的相应结论如下:(1)建立了表面熔焊管的管外凝结实验台,进行了表面熔焊管和普通钢管的管外凝结换热对比实验。分别以单管和管组的形式构建实验段,以管内循环水作为冷源,让水蒸气(以下简称蒸汽)分别在两种管材的外壁面发生凝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得出表面熔焊管和普通钢管的总体换热系数及管外凝结换热系数并加以比较分析,得到了实验段总换热系数k与管内循环水流速(0.6-1.3m/s)变化的关系曲线,发现由表面熔焊管构成的实验段其换热系数比普通钢管的高出20%以上,且随着管内循环冷却水流量的增大,这一比值还有增大的趋势;通过计算发现实验中表面熔焊管的管外凝结换热系数ho约为普通钢管的3倍,说明其对凝结换热的强化作用十分显著;通过焊接热电偶测量壁温的方法,得到了管子沿周向和管长方向的壁温分布曲线,通过分析得出熔焊管的表面热流密度更高,且能够更均匀的承受热负荷。(2)建立了管束凝结换热实验台,分别以四种不同换热管材(含表面熔焊管)构造管束进行真空状态下的管外凝结换热实验,得到了典型Re数下不同管束总体换热系数U和随真空度σ的变化曲线,发现了真空度越高,管束的换热性能越好,且相同工况下表面熔焊管束的换热性能要明显好于不锈钢管束,这一结论表明,作为换热元件,表面熔焊管有代替各种普通不锈钢管投入工程应用的潜力和价值。(3)结合威尔逊图解法对管束实验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各管束的管外凝结换热系数α。随实验段真空度σ的变化规律,发现了高真空度能够强化换热的根源是真空的提升使得管束的凝结换热系数提高,这是因为真空度的提高使得蒸汽流动更为均匀,流速更快,汽流对冷凝液产生冲刷作用,令其更快脱离壁面,变相增大了凝结表面积;而且真空度越高,实验段内的不凝结气体含量越少,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界面的气膜热阻,增强凝结换热。(4)采用套管式逆流换热机制建立了基于表面熔焊技术的管内凝结实验台。将高温熔焊工艺拓展至管内表面的改性处理,构造了内表面熔焊管,对蒸汽在其内部的凝结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普通钢管的管内蒸汽凝结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得到了管内蒸汽为负压(0.064MPa)、常压(0.105MPa)和高于大气压(0.185MPa)时,套管环隙循环冷却水Re数对两种管材总体换热系数k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入口蒸汽为负压状态时,内表面熔焊管实验段的k值最多可高出普通钢管26%;当蒸汽入口压力接近大气压和高于大气压时,总体换热的强化幅度分别为30%和34%;实验还得到了内表面熔焊管和普通钢管的管内凝结换热系数hi的对比曲线,发现当入口蒸汽为负压(0.064MPa)状态时,内表面熔焊管的管内蒸汽凝结换热系数hi最高,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这一强化作用有所削弱,也就是说,当换热管内处于真空状态时,内表面熔焊管对管内蒸汽凝结换热效果的提升能力最为明显。结果表明,针对蒸汽在管内凝结的换热场合,将换热管材的内表面进行熔焊改性处理,也能够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5)对管内凝结换热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热流密度q,范围(40-180kW/m2)下的普通钢管管内凝结换热系数实验关联式;得到了热流密度qi范围(40-230kW/m2)下的内表面熔焊管的管内凝结换热系数实验关联式,并进行了误差分析。(6)通过管材表面的金相组织实验和能谱实验,分析了熔焊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具体元素成分,结果表明,采用熔焊工艺可以在母管的钢表面植入含Ni、P、及少量Cr元素的合金固溶体化合层(厚度0.013-0.016mm),这一化合层致密,光洁,显微硬度高,这些特点正是表面熔焊管具有良好力学强度、抗腐蚀能力的根源。同时,熔焊表面的紧致和光洁使其可持久保存而不易脱落,保证了凝结水拥有较好的品质。(7)通过对蒸汽凝结界面的能量平衡分析,得到了凝结液接触角θ与表面自由能的关系。进而结合金相和元素分析的结果,发现熔焊管表面的植入元素能够降低其表面自由能,增强凝结换热效果;将表面熔焊管的高光洁度和无序的表面非晶态结构等因素代入以临界液膜分裂厚度δc,表面不平整高度Hz和液膜平均厚度δl三者关系为过程判据的珠膜共存凝结模型,发现熔焊表面的上述特质使其更容易满足δ>δl+Hz的近珠状凝结判据,进一步解释了实验中能在熔焊改性处理的表面获得高凝结换热系数的原因。(8)基于数值计算的相关理论方法,利用雷诺时均N-S方程描述套管管内水蒸气的流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Standard κ-ε Model)对水蒸气运动控制方程的雷诺应力项进行湍流封闭,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进行近壁区处理,依据管内冷凝实验数据得到水蒸气在不同圆管管内的冷凝模型,建立了管内冷凝换热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实验工况验证了所建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网格无关性考核。对于内表面熔焊管的速度温度及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管内冷凝现象的传热及流动规律为:蒸汽侧参数沿着管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横截面内的参数沿着流速方向越来越缓和;对比了相同时间段内普通钢管及内表面熔焊管的凝结量及压力梯度,说明了内表面熔焊管优越的冷凝能力;进一步研究了循环水雷诺数及蒸汽进口压力变化时的管内冷凝规律。总体来讲,本文的研究揭示了表面熔焊技术强化管内外凝结换热的机理;通过对换热特性规律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表面熔焊管的性能评价体系。为表面熔焊管全面投入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ELAPE术式治疗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ELAPE和传统APR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穿孔率、CRM阳性率以及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ELAPE组平均手术时间要长于APR组(P0.05),分别采取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和传统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进行手术。
作为先进超音速组合式发动机(ASCE)核心部件之一的旋转冲压转子是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学设计提出的独特超音速高压比压缩转子,它在具有高转速、激波压缩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
期刊
通过渗透试验、渗滤液中污染物去除试验对白泥混合土作为填埋场覆盖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白泥与细砂土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可作为填埋场的覆盖材料,可以有效地弥补填埋
以简练而细腻的笔法,刻画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真实复杂的人物心理,使我们情不自禁地与人物同喜共悲,使我们对人性、爱情、亲情、乡情等这样的一些“千古命题”多了一份思考和领悟。  那儿有潺潺柔情的河流,有依山傍水的古城,有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有淳朴善良的人们,那儿到底是怎样的世外桃源?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让我们顺着那条潺潺溪流,走进茶峒,走进边城,邂逅别样的风景。  时光穿梭回20世纪20年代
摩擦副不同的润滑状态必然导致不同的摩擦功耗和磨损,如要保证内燃机的可靠性与动力性,则首先要确保其摩擦副处于最佳的润滑状态,研究润滑状态及转化特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实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也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指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患者利用特殊的碎石机设备所产生的高能聚集冲击波,在体外非接触性裂碎结石的一种方法。结石能否碎裂,碎裂后能
基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超大的建筑体量与复杂的构造特点,分析了项目超大金属屋面的防水设计难点和解决方案,阐述了项目屋面各层次的设计要素,并简述了项目屋面的抗风揭设计与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诞生于美国,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将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社会科学的不同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社会语言学兴起以后,很多学
【正】 1.洗涤绸缎等丝织品时,在水里加少量的醋,能使丝织物保持原有光泽。 2.深色毛料衣服经常摩擦部位易有光亮,敷上醋水(一半醋一半水),干后再敷一次,然后上面覆一块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