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辐射防护问题的研究是核物理、核技术在工、农、医中广泛应用的保障,研究内容包括了辐射环境、辐射源性质、感生的次生源的规律与性质等。在肿瘤放疗领域,我们感兴趣的辐射防护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机房外工作环境辐射情况,包括治疗射线束上的散射体、或病人对涉及射线投射方向上的主屏蔽墙影响、对机房内和迷道辐射情况改变的影响、对机房门防护压力影响;其二,加速器的高能X射线在机头内形成的感生的次生辐射性质与规律对放疗操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剂量管理影响。这些问题是我们日常工作常常遇到又有困惑的问题,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公开文献有限,因此本课题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从辐射防护的角度来看,定量的了解加速器机头漏射率、机房墙壁的反射、空气激发等引发的次级散射对于工作人员和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常规治疗方式已经有被调强放射治疗(IMRT)所取代的趋势,调强放射治疗对机器跳数(MU)的使用率较低,进而增加了加速器的漏射率问题,照射技术的改变使得NCRP对报告中不适用于调强放射治疗屏蔽规则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测量了在不同模体散射条件下治疗室和迷路中不同位置处的辐射剂量率,迷路入口的剂量率从每小时几微西弗到靠近射野等中心位置的每小时几西弗。尤其是在有水模体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增加了射线的散射角度,周围剂量当量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如果将这种情况换成真正对病人进行治疗,当处方剂量为2Gy时,射野外的躯干剂量受量会增加几毫西弗之多,这在之前的文献中很少有提及。另外论文为调强放射治疗和TOMO提出了新的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计算公式,为了避免过度复杂,这个新的公式基于现有的方法基础上,按照调强放射治疗的特性进行了修改。在设计新的计算模型时,将工作量、MU、处方剂量对主屏蔽和次屏蔽的影响分别进行测量,最后得到一个根据测量结果拟合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不同照射情况下治疗室内的剂量率各有不同,传统计算治疗室屏蔽的方法也逐渐显出其不足之处。本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不同模体散射条件下治疗室和迷路中不同位置处的辐射剂量率。并为调强放射治疗和TOMO提出了新的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