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建筑物改建或者扩建,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既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减少城市废弃物的填埋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表明再生骨料表面包裹有硬化水泥砂浆,骨料界面具有孔隙率高、吸水性大的特征,导致再生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等耐久性能降低。针对界面结构特征和微观形貌,可掺加界面剂强化界面过渡区粘结作用,合肥工业大学课题组对再生混凝土掺入粉煤灰进行改性试验。研究表明,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后,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对再生混凝土改性后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延性指标和耗能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先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作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试件,2榀试件均采用100%再生骨料,试件BJ-1全部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试件BJ-2采用粉煤灰取代水泥质量的15%进行改性,对两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探讨改性再生混凝土与普通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异同之处。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构件改性与不改性构件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受力能力稍有下降。改性再生混凝土边节点试件延性指标略有提高,耗能能力有所下降,试件抗震性能与普通再生混凝土试件相当。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于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延性指标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可以改善耐久性能。本文最后利用软件ABAQUS对两榀框架边节点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软件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如果将再生混凝土的材料参数进行适当的假设,是可以通过模拟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结论的。
其他文献
井塔结构是煤炭生产企业安装提升和通风等大型动力设备的关键结构,除了承受动力设备所产生的各种激励外,还经常遭遇强风和地震等自然激励的作用。强烈的结构振动除了危及井塔本
该文对50米预应力砼T梁的上拱度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虑砼的弹性模量、温度、徐变等影响因素结合现场试验仿真,提出了上拱度的控制对策,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对50米T
该文对通过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TiO催化膜活性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综述,并尝试制备SiO+TiO、SiO+TiO复合膜以提高催化效率,同时对制备固定膜的操作条件,如挂膜时间、挂膜次数和胶
纤维增强塑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是目前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碳纤维布(CFS)以其优异的材料性能为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固混凝土结构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基于
该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灰性,其中重点分析了材料的灰性.
该文以一座城市立交桥为分析背景,该桥由一座主桥和东、西两座匝道桥组成.这三座桥桥型相同,均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施工结束后,正式运营前发现三座桥梁在相同的
该文以箱形基础为对象,开发了计算、出图一体化的箱形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完成箱形基础在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下的内力、配筋计算和施工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质、水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处理水质不佳、抗冲击负荷能力不强、耗能大等问题。絮凝是水处理最重要的步
该文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引入状态空间理论,通过数值积分方法,形成状态方程求解的递推公式.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层模型和杆模型,考虑三线退化型恢复力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跨建筑和新型空间结构的出现,铸钢节点变得越来越复杂;节点形态也从传统的K型、T型等发展为无任何规律的异形节点样式。形状的复杂化必然带来整体节点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