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建筑物改建或者扩建,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既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减少城市废弃物的填埋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表明再生骨料表面包裹有硬化水泥砂浆,骨料界面具有孔隙率高、吸水性大的特征,导致再生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等耐久性能降低。针对界面结构特征和微观形貌,可掺加界面剂强化界面过渡区粘结作用,合肥工业大学课题组对再生混凝土掺入粉煤灰进行改性试验。研究表明,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后,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对再生混凝土改性后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延性指标和耗能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先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作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试件,2榀试件均采用100%再生骨料,试件BJ-1全部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试件BJ-2采用粉煤灰取代水泥质量的15%进行改性,对两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探讨改性再生混凝土与普通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异同之处。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构件改性与不改性构件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受力能力稍有下降。改性再生混凝土边节点试件延性指标略有提高,耗能能力有所下降,试件抗震性能与普通再生混凝土试件相当。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于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延性指标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可以改善耐久性能。本文最后利用软件ABAQUS对两榀框架边节点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软件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如果将再生混凝土的材料参数进行适当的假设,是可以通过模拟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