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焦虑与日常叙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本细读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贾樟柯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文化内涵,指出空间焦虑是其电影最为核心的主题特质,日常叙事是其电影最为突出的风格特质。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贾樟柯电影及其研究现状概况第二章空间焦虑——贾樟柯电影的主题特质空间焦虑、人与环境之间强烈的空间体验是贾樟柯电影最为核心的主题特质。第一,贾樟柯电影以对县城混杂、拆迁废墟等有待破译的现实空间的发现与瞄准展现了现实主义的真正目的与锐气。第二,本文所探讨的空间不执着于电影语言本身的特征,而是在此基础上,从美学上升到文化视角,论述贾樟柯电影中,人在经历现代化的变迁时,与社会环境空间、记忆历史空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日常叙事——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质贾樟柯电影最大的形式特征即是对日常叙事风格的坚持。第一,叙事情节上,用日常性去代替戏剧性,但并不是取消了戏剧性。而是把那种紧张矛盾感隐藏在画面之下,在看似琐屑无意义的日常闲散、日常忧伤、日常暴力中呈现难以解决的人生矛盾、迷惘与伤痛。第二,日常叙事的意义:日常生活流的表面与纵深。贾樟柯的电影由众多的日常生活流构成,但艺术毕竟不能等同于生活,由日常生活流构成的电影因而更成为一种选择的艺术,如何截取日常片段因而成为艺术高于生活的关键。贾樟柯电影通过运用横切面速写与群像板块勾勒相结合的结构,舍弃因果联系、开放结尾等叙事原则完成了日常生活流的纵深化。第三,正是在这种散淡平面的日常叙事中,贾樟柯电影反映同时建构着现代性进程中的中国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之美,即熟悉的陌生感、幽默的悲伤感、模糊与不确定的诗意。正是这些日常之美使其电影在日常叙事的形势风格中超越了其主题内容的社会批判性,达到了更高的美学高度。就亚洲来看,日本的小津安二郎,台湾的侯孝贤可谓日常风格的大师,而在中国内地,贾樟柯无疑是日常风格有成就的代表,可以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尊重世俗生活的香火”在贾樟柯手中得到了延续。
其他文献
人力资本,特别是知识型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银行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代表,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合理开发更加不容小觑。我国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以来,
建设新本溪是本溪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积极支持和服务新本溪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本溪市国土资源系统紧紧围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针对如何搞好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探析问题,介绍了中国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同时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如城市利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方法、利用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利用氧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型材是一种具有耐腐蚀、适用性广、轻质高强等诸多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将其与混凝土相结合,形成FRP-混凝土组合梁结构,以达到减轻混凝土结构自重,提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