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热负荷下相变蓄热对蒸发循环控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2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武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打击精度高、持续战斗力强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各大军事强国的重视。激光器输出效率与电光性能对温度极其敏感,且短时高功率密度工作制式下热负荷呈脉冲形式,控温难度大幅增长,因此当前亟需对脉冲热负荷器件温度波动的有效抑制方法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激光器等脉冲型热负荷器件的稳定控温为研究背景,采用相变蓄热与蒸发循环制冷相结合的热控方法,利用数值仿真对相变蓄热器结构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相变蓄热对蒸发循环制冷效率与控温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以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RT58作为相变材料,建立相变蓄热器物理模型及相变传热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相变蓄热器蓄热性能数值模拟,并通过与参考文献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正确性。之后,数值研究了不同翅片高度(20mm~50mm)、翅片间距(2mm~10mm)、传热流体入口温度(343.15K~363.15K)、传热流体流速(0.05m/s~0.2m/s)等参数对相变蓄热器蓄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翅片高度为40mm、翅片间距为5mm时相变材料在整个计算时长内的蓄热量最大,与无翅片结构的相变蓄热器相比,在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为0.2W/(m·K)情况下,相变材料在整个计算时长内的蓄热量最高可提升4.74倍;传热流体入口温度与流速越大,则相同时间内相变材料的蓄热量越大,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为2W/(m·K)时,当传热流体入口温度与流速分别由343.15K与0.05m/s提升至363.15K与0.2m/s,相变材料在整个计算时长内的蓄热量可分别提升2.18倍与3.09倍;采用导热系数更大的相变材料可以改善相变蓄热器内温度的均匀性,并使相同时间内相变材料的蓄热量有进一步提高。最后,以耦合相变蓄热器的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级仿真模型以及控温性能与制冷效率的评价指标。数值研究了脉冲热负荷条件下在不同的相变蓄热器耦合位置(压缩机后、冷凝器后、蒸发器后)、压缩机转速(3000r/min~9000r/min)、热负荷占空比(1/5~1/2)、热负荷峰值功率(9000W~11000W)等工况下相变蓄热对蒸发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在上述三个位置分别耦合相变蓄热器均会使热源温度波动幅度降低;只有当压缩机转速大于4000r/min且热负荷占空比大于1/4时,在上述三个位置分别耦合相变蓄热器才会使系统制冷效率均获得提高。压缩机转速越高,相变蓄热对系统控温性能的提升效果越显著,但对制冷效率的提升效果影响并不大,压缩机转速为9000r/min时,COP平均值最高可提升15.2%;热负荷占空比越大,相变蓄热对系统控温性能与制冷效率的提升效果均会更加显著,热负荷占空比为1/2时,COP平均值最高可提升19.9%;热负荷峰值功率增大时,相变蓄热对系统控温性能与制冷效率的提升效果均没有明显影响,热负荷峰值功率为11000W时,COP平均值最高可提升17.7%。同一工况下,相变蓄热器耦合在蒸发器后会获得最佳的控温性能,耦合在冷凝器后会获得最高的制冷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激光器等脉冲型热负荷器件的热控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太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能力正不断提高,利用空间机器人进行在轨维修、组件升级、燃料加注、轨道垃圾清理等自主在轨服务已成为航天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而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的轨迹规划是实现上述在轨服务的关键技术。本文以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的轨迹规划问题为研究背景,重点研究了空间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接近目标的最优轨迹规划以及捕获目标可能引起的基座姿态扰动问题,以
学位
临近空间是指距离地面20km-100km的空域,对于该区域的资源勘探以及战略争夺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平流层飞艇,属于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的一种,是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资源的重要工具。但由于临近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对在这一空域内工作的飞行器推进系统提出了较为苛刻的条件。本文根据我国目前航天推进技术发展的空缺,并结合临近空间低温低压的特点,提出了在临近空间内使用离子风电推进的技术构想,并通过数值模拟验
学位
皮肤因面积大、位于体表并直接与外界物体接触而易受到损伤。皮肤损伤后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一过程中维生素D3在细胞生长、迁移、分化和免疫调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含多种形式,以维生素D3最常见。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3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
期刊
为了提高锂云母烧焙提锂法配料计量环节的工艺水平,提高锂的回收率、生产效率并降低综合生产成本,进行了锂云母提锂法配料计量工艺设备升级改造研究。在此过程中,对当前锂云母提锂企业应用的计量及其控制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皮带秤测皮、标定频次过高、现场粉尘因素对测皮作业的不良影响、粉状物料在料仓中容易架桥、皮带称计量法存在一定量计量漂浮问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针对不同物料特性提出了A类、B类、C
期刊
当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各分层流速不等,靠近井巷周壁的流速较小,井巷中心的流速最大。为了测定巷道风速,通常采用风表法,风表测风方法分为定点测风法和线路测风法。人为因素对风表法测风的影响较大,测风精度不高。测风时要求手持风表不能抖动,风表必须与风流垂直;定点法测风一般取9个测点,遇到大断面时需要取12个测点,每个测点测1min风速,取平均风速计算风量,工作量大,人为误差大;线路法测风
期刊
我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将用于载人天地往返以及深空探测活动。新飞船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计划使用2具减速伞、3具主伞组成的群伞系统作为气动减速装置,以及6个缓冲气囊作为着陆缓冲装置。这就对回收着陆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必须设计新的回收着陆控制逻辑以适应。本文在建立回收着陆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现有的飞船返回舱回收着陆控制逻辑。在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回收着陆过程中的两种动力学模型。变质量的二自
学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诞生之初仅作为靶机的无人机如今已具备卓越的性能与战斗力,能够深入敌后实施精确打击,而无人机编队则是新形势下各国争相研究的重要技术。相比单无人机作战,无人机编队拥有更多的作战手段,更大的侦查、监视和攻击范围等优势。无人机编队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编队协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为使期望队形具备方位刚性,改进了无人机交互拓扑图的构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方位差的映射策略用于编队的集
学位
<正>品牌要想长久地流传下去,不仅需要做到内容精、品质高,还要有持续对外输出的能力,这样做不仅能提高产品销量,久而久之品牌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私域流量对于任何企业、任何品牌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私域流量的终点是品牌,品牌是最稳定的私域流量池,品牌即流量,流量成就品牌,二者相辅相成。新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要求将公域流量引入私域流量池中,将管理变现为流量,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
期刊
针对松软崎岖的月面地形环境,传统轮式机器人存在越障能力有限、车轮打滑空转甚至陷入土壤中无法自动脱离等问题。腿式机器人越障能力强,但其控制系统复杂、移动缓慢且能耗较大。结合轮式机构与腿式机构优势,本文设计并研制出一种适应于松软崎岖地形的六足轮腿式机器人。论文首先提出了以六足昆虫为仿生对象的机器人躯体结构与腿部构型,然后设计了C型腿、三轮辐减震足及仿鸵鸟足趾步行轮三种足端行走机构,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
学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 SAR)能够表征目标表面的结构和介电特性,是重要的地物分类手段之一。对于在不同生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散射特性的农林作物,单时相双极化SAR图像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生长信息,因此多时相的双极化SAR数据更有利于农林作物分类。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化生长特征的农林作物分类方法,对后向散射系数和H/α极化分解参数进行加权融合,获得的极化生长特征能准确表示目标生长规律,在递归神经网络中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