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换热式供暖系统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供暖对城市稳定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能够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据初步估算,我国每年平均用于冬季供暖所消耗的能源量折合成人民币约为700亿元,占全国能源总消费的1/4。现有的供暖系统普遍存在“低安全、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构建“安全、节能、清洁”的供热系统,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目前冬季日常供暖情况,设计一套新型独立分户式供暖系统。供暖系统主要包括供暖装置、供暖自控系统、供暖安全启闭阀、供暖换热水池等几个部分,采用直接接触式传热技术,强制流动顺流式热水供暖,集成安全、用水、燃烧连锁控制功能。对供暖系统中各项关键技术性能开展模拟和测试研究,并分析供暖系统能量损耗及污染问题,提出有效改善措施,力求实现冬季供暖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DPM离散相模型和混合组分输运模型,对系统供热之源——供暖装置内部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暖装置内部负压分布稳定,且远低于大气压力,无“爆炸”安全隐患;进气口右端高温气体扩散区,气水热质交换效果最佳;气水接触换热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排放尾气温度较高,供暖装置内部工况较差,湿度较大。参照GB/T10180-2003相关标准,开展供暖系统供热实验研究。得出日常供热工作的各项热工参数(如:供热热量、流量、尾气温度等)。通过正平衡法,计算出供暖系统整机供热效率为83.8%。针对系统排放尾气的余热及水蒸气浪费问题,提出安装尾气能量回收装置,回收尾气能量,实现尾气能量再利用。采用热管与冷凝双重能量回收技术,研发出一款尾气能量回收器,其主要受热载体为外纵向翅片管,内部换热面积高达4.2m2。在尾气能量回收效果测试中,尾气能量回收器回收尾气热量为90.4kJ/s,供暖系统整机工作效率可提高1.5%。尾气能量回收器内部温差5.43℃,水蒸气温度骤降,遇冷凝结,被回收。同时尾气可凝污染物溶于冷凝水中,排放物得到了净化,有效缓解了大气热污染和颗粒物污染。为掌握供暖系统中供暖装置与尾气能量回收器实际工作情况,开展整机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换热系统整体水温平均每小时升高4.619℃。其中,供暖装置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76%;尾气能量回收器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24%。本文是对供暖系统研究的一次创新尝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成型的供热研究体系,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对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测定了其生物的可降解性.提出了酸析木素预处理和光合细菌处理相结合的工艺.麦草Soda-AQ蒸煮黑液中木素的含
该文对原糖溶液电解脱色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提净脱色效果.并结合絮凝上浮工艺,添加高离子澄清剂G409综合作用于原糖浆,使得电解澄清与这些技术结合,获得更好的技术
尾叶桉改良硫酸盐浆高浓臭氧漂白的最佳浓度45%,低温对漂白有利.臭氧漂白脱木素的造反性较差,有机酸对氧漂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有保护作用,预处理也可以提高脱木素选择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减小接头端部的应力集中,优化接头的受力分布为主要目的,研究了端部含镶嵌块的单搭接接头在静载和动态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得
该论文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尝试进行昆虫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psae A24与共生细菌Xenorhabdus的生物反应器的单菌液体培养,探讨了生物反应器培养线虫的
该研究通过自然筛选、紫外诱变筛选、高效筛选等三种途径对活性污泥中的细菌进行选育.在自然筛选和紫外诱变筛选过程中,着重讨论了自然筛选和诱变筛选污泥中的混合菌对木质素
期刊
γ-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肪酸之一,可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饲料等领域,因而其生产的开发受到人们重视.其中利用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因为具有周期短,培养简单,容易形成大
该文通过N-甲基-2-亚乙基苯并噻唑与水杨醛衍生物反应合成了八个螺吡喃类化合物.通过N-烷基-2-亚甲基苯并噻唑与水杨醛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五个开环部花青结构的优合物.通过对所
该论文研究了漂白亚硫酸氢镁苇浆二次纤维的回用性能,并探讨了美国旧瓦楞纸箱(简称AOCC)的可漂性.研究结果表明:漂白亚硫酸氢镁苇浆未经打浆反复回用时,纤维本身的性质变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