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性是对个体健康人格与社会适应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个人事务自主是研究自主性的一条重要线索。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不仅与个体能力的发展有关,更与幼儿个人事务自主权限的确立密切相关。幼儿需要在自主选择、自我控制的领域和事务中,区分出“自我”与他人的边界,并且获得自我力量感和自主感,达到自我的认同。幼儿个人事务自主发展的源泉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国内目前从个人事务自主的角度对幼儿自主性发展进行的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针对幼儿园情境下幼儿事务自主的研究还亟待丰富。因此,本研究采取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在幼儿园情境中的实然状态下,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从互动的起点即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领域来看,教师规定着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边界;教师观念中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范围与现实场域中存在差异;教师确立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依据为不妨碍常规、不威胁幼儿安全、对幼儿的尊重、幼儿成长的需要;教师为幼儿个人事务自主范围的方式是制定规则及依靠自己主观的判断。从互动的过程来看,幼儿个人事务自主范围的调适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教师对幼儿自主权的主动让度;教师对幼儿自主权的侵占;教师对幼儿自主权的争夺。在调适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控制着整个过程。在对影响幼儿个人事务自主发展因素的探讨上,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幼儿权利地位及能力的认知,对自主涵义的认知,以及自身角色的定位等主观因素等因素会影响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发展。班额过大、安全因素等客观因素会对教师给予幼儿自主的权限造成影响。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最后针对如何促进幼儿个人事务自主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幼儿园中,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