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导电铜钢原位形变复合材料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建立在铜铁复合材料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用成本较低的钢代替工业纯铁,期望获得强度更高的铜基复合材料。本论文采用原位形变复合技术制备铜钢原位形变复合材料,首先在真空熔炼炉中制备出铜钢铸锭,其次对铸锭进行表面加工处理后,在高温下锻造成细长的复合材料棒,接着对复合材料棒进行了固溶处理和不同的时效处理,最后采用不同工艺对复合材料棒进行了拉丝试验,制备出最终的复合材料丝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复合材料室温下的相结构。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不同形变量下,第二相的显微组织形貌。利用室温拉伸试验机(MTS)测量复合材料不同形变量下,抗拉强度的高低。利用携带式直流双臂电桥测量复合材料不同形变量下,电阻的大小。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锻造和一系列的拉拔,第二相显微组织由树枝晶状变为平行于拉拔方向的纤维状,变形程度越大,纤维越细化。形变量η=6.31时,钢纤维的平均宽度约为0.25μm,纤维平均间距约为1.50μm。(2)固溶在铜基体中的铁原子对材料的导电性的影响很大,铜钢原位形变复合材料在1000℃、20min固溶处理后,再对其进行时效处理,能促进铁原子从固溶体中析出,但是如果时效温度过高,铁原子又重新扩散到铜基体中,导致材料的导电性下降,最佳的时效处理温度为500℃。(3)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的提高归因于大量的加工硬化和钢纤维强化。经过不同工艺制备的铜-11.5wt%钢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的组合分别为862.22MPa/42.33%IACS;852.10MPa/52.39%IACS;823.76MPa/53.06%IACS;755.62MPa/57.86%IACS。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使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达到良好的匹配,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其他文献
2013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处于弱回升状态,尽管物价水平回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全年消费增长仍将面临巨大挑战,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回落,消费亮点不多,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可能动摇。  当前消费形势判断  消费动力不足,消费增速将再创新低。消费增长面临两大动力不足:其一,政策动力严重不足。2013年是继200
近二十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蓬勃快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养殖经营模式也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因为我国集约化养殖业发展时间不长,由此产生的畜禽粪污集中化、大量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环境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成为众多研究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一次中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畜禽养殖业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
介绍了氧化沟工艺在构造型式、运行方式、处理深度及曝气设备种类发展与进步,对传统的水平轴曝气机和垂直轴表面曝气机两种表曝设备的设计和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该两类设
7050铝合金是7000系高强度铝合金中性能较为优异的一种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工业以及民用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类合金对
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已经成为我国湖泊治理的重要水环境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下,春季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春季浮游藻类群落一般随着温度的增加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绿藻,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的浮游藻类群落。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温度升高导致特定温度节点提前,但太阳辐射角度并未达到历史相同温度时的角度,所以春季地表获得更高温度的同时,也同时面临着偏弱的光照强度和偏短的
近年来,钙钛矿类化合物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条件La_(0.67)Sr_(0.33)MnO_3样品A、B和C。A为各种烧结温度均在空气中烧结;B为1300℃在氧气气氛中烧结8 h,其余烧结温度均在空气中进行;C为各种烧结温度均在氧气气氛中烧结,测定其晶体结构,磁学和电学性质。将三种La_(0.67)Sr_(0.33)MnO_3样品与Sr_2FeMoO_6构成双层耦合体以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