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控制时滞系统的最优扰动抑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含有控制时滞的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扰动抑制问题,其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提出了一种时滞系统的模型转换方法。对于仅含有控制时滞的线性系统和控制、状态均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运用模型转换方法将时滞系统转换为等价的形式上不含有时滞的系统;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求出带有控制记忆项和状态记忆项的最优扰动抑制控制律,分别补偿了控制时滞和状态时滞的影响。2、对于非线性系统,采用了线性化的方法来设计最优扰动抑制控制器。通过对非线性系统在期望平衡点线性化,对线性化的系统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闭环系统原点邻域内的Lyapunov函数估计其吸引域,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3、将前馈-反馈控制和基于内模的控制方法用于扰动抑制问题。对于已知动态特性、但未知初始条件的外部持续扰动,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中所设计的前馈补偿项,消除或减弱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利用扰动观测器确保前馈控制的可实现性;设计高增益扰动观测器在实现前馈控制的同时,消减外系统建模时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非线性因素。对于已知频率、未知振幅和初相的正弦扰动,或其它不可测量的恒值扰动,运用内模原理,通过设计内模动态补偿控制器,使系统达到无静差的、完全的扰动抑制。4、将所设计的最优扰动抑制控制律用于海洋平台减振控制的仿真研究中。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转换设计方法的简捷性,比较了前馈-反馈扰动抑制控制律和内模扰动抑制控制律各自的特点,证实了所设计的最优扰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要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诸如语音、可视电话、高速互联网接入等多媒体业务,为了保证各类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无线资源,支持尽可能多的用户,必须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日渐深入,教学资源数据量、内容和形式的极大丰富,教学资源从原始的纸质向电子化、数字化资源
人类社会已进入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更快捷、更可靠、功能更丰富的网络服务。未来的应用将需要更高的吞吐率、更好的交互性、更高的安全性,这要求服务平台具有更强
IDE即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是进行软件开发必不可少的工具软件,一个方便、成熟、稳定、功能强大的IDE,可显著地提高开发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软件系统的框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传统的框架设计常常存在开发周期长,结构不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工程化进程的深化,软件质量越来越成为用户方与开发方矛盾的焦点。采取何种措施来保证软件质量,在维护用户利益的同时,促进软件企业的进步是一个现实
XML全称为可扩展无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它是一套定义语义标记的规则,这些标记将文档分成许多部分,并对这些部分加以标识。由于它允许开发与自己特定领域
如何有效地对海量数据尤其是诸如音频之类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检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原始音频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音频检索受到极大的限制。相对于日益成
入侵检测技术是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安全保护措施后新一代的主动型安全保障技术,它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上的恶意使用或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随着信息化建设的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信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庞大。如何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如:数据的分布,数据发展趋势等等,因而聚类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