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flicts and the Wounds in LifE-The Factors of Quentin;s Traged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饮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南方文学”这样一个流派,而福克纳成为该流派的代表者。福克纳立足他的故乡,以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建构起史诗般的小说体系。   《喧嚣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小说中极富创新性的写作手法,复杂多样的人物塑造以及寓意深刻的主题思想使这部小说被公认为他最好也是最难读的作品。(陶洁,2004:P354)美国大学生将这部小说作为他们的必读课本之一。这部小说描写了美国南方一个叫康普生的家族的衰败。小说中福克纳用整整一章的篇幅笔触细腻地描写了这个家族的大儿子昆汀最后一天里极其混乱、冲突、悲凉的内心世界,使众多读者对这个敏感、聪明的年轻人也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开始理解他的孤独和悲哀。   鉴于发生在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笔者开始思考福克纳笔下100多年前的人物-哈佛大学生昆汀的自杀悲剧,并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走近福克纳及其这部小说。通过分析昆汀的人格、由此导致的内心冲突及他的家庭关系,重新对这部被公认为难读的作品进行解读,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进而更加了解福克纳。   本论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威廉·福克纳及其生平、《喧嚣与骚动》这部小说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弗洛伊德及其人格等相关理论。   第二章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分析了昆汀的人格发展。指出其人格发展的不平衡即冲突的的人格是悲剧的内在因素。本章从昆汀冲动、压抑的本我、软弱的自我及极其强烈的超我三个部分探讨昆汀的冲突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分析昆汀的破碎的家庭关系,指出畸形的家庭关系是造成昆汀悲剧的外在因素。本章分析了缺位的父母亲、冷漠的兄弟们,这种家庭关系一方面影响了昆汀人格的完整发展,另一方面又将昆汀从忧伤、绝望拉入毁灭的深渊。   第四章讨论了昆汀悲剧的命运及其救赎。威廉·福克纳把救赎的希望寄托在普通人迪尔西身上。迪尔西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人物。她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如爱、勇敢、责任及忍耐等是康普生家族中所有人都缺失的。这些品质似乎都源于她坚定朴素的信仰。   第五章结论部分。冲突的人格、破碎的家庭关系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昆汀的悲剧,而其根源似乎在于现代人信仰的缺失。人类最终的救赎在于建立真正的信仰。
其他文献
2004年,党勇离开西安,来到70公里外的中国石油陕西销售分公司武功服务区加油站.从那天起,他用13年时间练就了一项技能,每天晚上10点不用任何人提醒,更不用看钟表,都会准时拿
期刊
"1月14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红顶奖组委会主办的"2015—2016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海尔、美的、卡萨帝、奥克斯、格兰仕、老板、方太、华帝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一指导性意见和成品油销售企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党组织的
期刊
“2016年1月19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奥维云网(AVC)联合主办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聚向视界·
研究了SiC颗粒氧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变化,SiC颗粒氧化增重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氧化反应使SiC颗粒形貌发生很大改变,对SiC颗粒有钝化作用,使其失去了很尖锐的边角,
本文主通过深入分析absolutism和despotism两个政治术语所蕴含的意义,并以《政府论》为例,探讨absolute一词在英国意义变迁的过程,厘清absolutemonarchy一词的真正意义,并最终得
日前,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正式公示了全国10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评价结果,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本次的评价结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各个中心的建设质量,而国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