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野绍鸥的革新性的考察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日本茶道发展史的共识来看,村田珠光被视为日本茶道的始祖,武野绍鸥继承并发展了珠光的传统,之后的千利休被视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说,武野绍鸥(1502-1555)是连接茶祖村田珠光和集大成者千利休的承上启下的最为重要的人物。在关于武野绍鸥的先行研究中,每次提到武野绍鸥的重要作用时都会出现“革新”一词。学习茶道的人们也都常说武野绍鸥的茶风具有革新性,但是,对其革新性究竟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往往却又语焉不详。梳理先行研究,笔者发现,学界对于武野绍鸥的革新性,尚缺乏充分的讨论和严谨的研究。武野绍鸥对日本茶道到底进行了怎样的革新,他进行革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对后世乃至今天的日本茶道等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在本稿中,笔者拟结合自己时日尚浅的茶道修习体验,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在第一章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武野绍鸥的革新性,笔者首先简要地回顾了村田珠光的茶风,探讨了武野绍鸥对村田珠光之精神的继承情况。村田珠光从庶民的眼光出发,对源自中国的形式化的豪华书院茶进行了日本化,创作了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营造了饮茶的专属空间,摒除了之前饮茶活动中一些低俗的游乐性内容,于以往流于形式的书院茶中注入了禅的精神,由此创造了“わび茶”。武野绍鸥继承了珠光的“わび茶”的传统,并在珠光茶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修道体悟对茶进行了革新,进一步推动了饮茶文化的日本本土化。在第二章中,笔者结合武野绍鸥的遗文《又十体之事》,从现存相关原始文献的角度,具体分析探讨了武野绍鸥的革新性。其革新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对点茶形式评价标准的革新,这不仅为茶道本身增添了许多禅的情趣,也为后世茶道向庶民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武野绍鸥对当时以“浓茶”为真之茶的风气进行了否定,提出“薄茶”才是真之茶,并认为薄茶中所富含的精神正是“わび茶”的精神。二,对茶道修行目标的革新,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茶道精神的内涵,而且也对日本艺道文化的发展以及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村田珠光主要强调的是学茶之人的自身的修行,与其不同,武野绍鸥则提倡注重“一座建立”和“一期一会”,重视茶席之上亭主和客人的心的感应道交,强调主客的互修互证,将小乘的自修,转换为大乘的修道,自度亦度他。武野绍鸥对茶道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对今天的日本茶道以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礼仪等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三,对茶道意境趣向的革新,摒除了既往日本茶道的茶器中心主义的俗气,提升了修茶的精神品味。既往“唐物中心主义”的饮茶活动,不同程度地为器物所累,难免世俗气味,武野绍鸥曾师从于三条西实隆学习连歌,通过三条西实隆对《泳歌大概》的讲解领悟到茶与藤原定家所说的“情以新为先,词以旧可用”是相通的,努力从各个方面尝试用茶道来体现和歌咏叹的意境趣向,为提升修茶的精神品味指明了具体的路径。在第三章中,通过分析武野绍鸥使用的小仓色纸和竹制茶器,从茶道具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武野绍鸥的革新性。使用小仓色纸作为茶室的挂轴体现了武野绍鸥对三条西实隆的尊敬和对贵族上流社会的憧憬。武野绍鸥在体会了豪华奢侈的东西以后,认识到简陋的民家杂器更具有“わび”之美,起用了多种竹制茶器,这同时也体现出了绍鸥对侘数寄者给予的关心。总之,武野绍鸥在茶道具方面的革新性,可谓是既承“茶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茶经》)之古意,又开拓了饮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新风,因地制宜,发展完善了日本茶道。最后,在第四章中,笔者从武野绍鸥的生活环境、修道经历等方面,简单地探讨了其进行诸种革新的社会文化背景。武野绍鸥出生于商业发达的坍市,虽然他生长于商人之家,但据史料记载他的祖先是清和源氏,因此绍鸥又可以说是武士的后代,他的精神和行为又是和当时武士阶层相通的。中世时期的武士阶层作为新兴势力掌握了实权,但是却没有与其政治地位相符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武士阶层必须或者培养自己的文化,或者通过学习贵族阶层的文化,结交贵族阶层的人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武野绍鸥也不例外,他从二十四岁开始跟随三条西实隆学习连歌,而且这段学习经历形成了他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也是他进行革新的精神源泉。综上所述,武野绍鸥继承了村田珠光的“わび茶”的系统,却又不拘于形式,通过革新深化了“わび茶”,是一位富有革新性的大茶人。而他进行革新的根源是他的商人和武士的双重身份,而且在青年时代学习了连歌,拥有和歌的素养。但是因为武野绍鸥所处的年代距今久远,遗留的文书较少,关于茶书的研究又存在真伪性的争辩,想要探究其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笔者对日本茶道的理解尚浅,在论述上还存在种种不足,恳请读者积极指摘斧正。笔者也会继续深入研究,以求对武野绍鸥的茶汤观乃至日本茶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中国的茶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很早就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包括儒家、佛家和道家文化,这使得中国茶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与此同时,茶文化的发展也衍生出了许
剪切散斑干涉术中,普遍采取相移法提取相位,只可得到被包裹的相位信息,进一步量化计算之前,必须展开相位,但是大量的散斑噪音使相位展开变得非常困难.本文提出基于图切割理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自2017年9月起,统编教材开始投入使用。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教科书研究现状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探寻统编教材相对于其他版本的选文变化以及教材在人文性、工具性的体现,结合统编教材在一线教学中使用的情况,期望能够以史为镜,为教材选文提供思考空间,也为一线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便利条件,使得我们一线教师使用统编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更为游刃有余。本篇论文主要线索层层递进,绪论部分主要为对已有研究的整理概述以及研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旋挖钻机在卵石地层施工中应用时需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包括钻机和钻头的选择、泥浆的制备等,并提出了旋挖钻机在卵石地层中施工时的注意事项,以指导旋挖
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地区“汽车模型”收藏者的人类学调查,从消费的角度探讨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都市研究,并希望以“汽车模型收藏”为例,参照现有的西方社会文化人类学中的流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