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性备受研究者关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土地的滥用和建设的无序化,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城市土地供应管理优化就是解决如何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供应尽可能少的土地,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土地供应并不乐观的双重背景下,城市土地供应管理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城市土地供应管理的优化需理清我国的城市土地供应机制。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涉及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安排已经相当复杂和全面,但其实施机制却不够健全和有效,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制度安排本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二是制度实施机制的设计不合理。本文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制度的安排和机制的实施两个方面,提出城市土地供应管理优化的思路:在界定城市土地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土地供应的主体、客体、供应方式等方面阐述目前城市土地供应机制,指出现有土地供应管理的制度性缺陷;通过借鉴香港城市土地供应经验,遵循国家颁布的土地政策法规,通过建立政府收购储备制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供地过程中,监督政府行为,打击违法供地优化城市土地供应主体;通过优先供应存量土地,控制增量土地供应优化城市土地供应客体;通过推行挂牌出让土地,逐步取消双轨制来优化城市土地供应方式;综合运用土地管理学、统计预测等多种理论,充分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土地供应量的预测和控制,提高土地供应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城市土地供应量的优化。最后,以S省为例,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了城市土地供应量的预测。本文的研究以实际项目为背景,并对土地供应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所得出的结论具有针对性,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