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它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归宿。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团结协作。然而,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只重视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精神需求、情感体验的现象,把学生看作物、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也疏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利于建立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为此应该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政治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想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就应该做到使政治教学的整个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而有乐,学而长进,使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涵义及理论依据,在这部分,笔者对国内外教育家关于生活化理论的观点及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标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必要性,在这部分,笔者从学生实践、课堂教学、学生健康成长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笔者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阐述构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选取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与必修2政治生活的尝试与实践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能力,师生在学习中共同探索并体验着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