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材料中裂纹尖端张开角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机翼、机身等薄壁金属结构进行损伤容限分析时,裂纹稳态扩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是最适合模拟裂纹稳态扩展的断裂参数。目前为止,CTOA只被看作是一个工程参数,它的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文对弹塑性材料中CTO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本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CTOA的应用研究与CTOA的机理研究。对于应用研究部分,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裂纹尖端模型,该模型将弹塑性扩展裂纹的张开轮廓等效为相对应的静态裂纹张开轮廓减去塑性尾迹的高度。根据这个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临界CTOA的简单方法,该方法仅需要C(T)或M(T)试样的载荷裂纹扩展量曲线。因此,只需要对C(T)或M(T)进行静态拉伸试验即可测得临界CTOA,与ASTM E2472提出的光学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更容易测量、结果更加收敛,并且两者的误差不超过5%。此外,本文导出了临界CTOA与K-R曲线的理论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已有的K-R曲线可以转化为相同材料及试样厚度的临界CTOA值,这将极大地丰富临界CTOA的数据库。该关系式还证明了:对于铝合金材料,临界CTOA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趋势并不是线性的,CTOA值的下降趋势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样根据上述裂纹尖端模型,临界CTOA准则转化为了“临界静态裂纹张开轮廓”准则。临界静态裂纹是指裂纹长度、外载荷与扩展裂纹均相同的静态裂纹。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量纲分析严格证明了:当材料、应力状态给定时,试样的面内几何、加载方式对临界CTOA不产生影响。根据“临界静态裂纹张开轮廓”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临界CTOA估算结构剩余强度的解析方法,该方法仅需要静态裂纹张开轮廓的公式即可获得裂纹的扩展行为。本文分别运用该方法估算了M(T)、C(T)及铆接加筋板的剩余强度,估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均低于5%。机理研究部分的核心思想为“裂纹扩展问题就是裂纹面的形成问题”。以上述观点为出发点,本文定义了一个裂纹扩展驱动力参数,该参数与裂纹尖端速度的乘积等于形成新的裂纹面所消耗的功率。为了避免Rice悖论,本文应用断裂过程区代替整个裂纹尖端,此时形成裂纹面消耗的功率转变为断裂过程区消耗的功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导出了CTOA与裂纹扩展驱动力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不仅证明了裂纹稳态扩展时临界CTOA为常数而且证明了“隧道效应”是“临界CTOA在裂纹初始扩展阶段不为常数”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关系式也说明了临界CTOA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微观断裂机理。当试样的厚度足够大或足够小时,试样的应力状态将保持为平面应变或应力状态,材料的微观断裂机理基本不变,临界CTOA也将不随厚度发生变化。这一部分还提出了“局部参数控制裂纹扩展”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当裂纹在弹塑性材料中扩展时,外力功流入裂纹尖端,尽管大部分能量用于塑性变形的消耗,裂纹是否扩展完全取决于流入裂纹的能量是否足以形成新的裂纹面,能够表征上述过程的参数就是局部参数。本文严格证明了裂纹扩展驱动力参数是一个局部参数,该参数等于施加在裂纹尖端上的构型力在裂纹扩展方向的投影。此外,本文还证明了常见的弹塑性断裂参数均等价于上述驱动力参数,根据CTOA与驱动力参数的关系式,CTOA与这些弹塑性断裂参数相互联系,因此临界CTOA可以表征扩展裂纹尖端场。根据断裂过程区消耗的能量,本文导出了临界CTOA与内聚力模型的理论关系式。为了证明该关系式,本文提出了一个等效内聚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为:任给一个内聚区模型,均存在着一个等效内聚区,等效内聚区与内聚区的消耗功率相等、本构关系完全相同,但是等效内聚区上的位移及位移变化率分布均是线性的,因此等效内聚区的长度与内聚区的长度不同。根据上述模型,CTOA与内聚力模型的理论关系式得到了简化,本文分别应用三组数据对简化公式进行了验证,理论公式导出的临界CTOA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仅为7.2%。
其他文献
学位
电流变液是一种流变性能可通过外加电场快速、可逆调控的智能软材料,在智能控制、智能制造、健康医疗、能源、机器人等许多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电流变材料综合性能的不足限制了电流变液的实际应用。聚电解质由于低密度、低磨损、高电流变效应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实用前景的电流变材料之一。但是,传统聚电解质的电流变效应需要水激活的问题,会极大影响材料的稳定性,限制实际应用。最近,基于疏水聚离子液的新一代聚电解质
纳米合金在减少贵金属用量的同时可以增强催化活性,在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实验技术的缺乏,目前人们对合金的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无法仅通过实验研究来解决。因此,从原子-分子尺度研究合金的结构和电催化反应过程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长足进步,量子计算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催化反应的研究中。研究表明,Ag在碱性环境下稳定性高,Ag基纳米合金催化剂在碱性燃料电池中极具发展潜
碳/碳复合材料(C/C)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和高比强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先进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和推动系统。而服役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时,C/C将暴露在2000℃以上的氧化环境中,因受到高温氧化和高速气流的冲刷作用而导致材料发生烧蚀,因此,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超高温陶瓷引入到C/C复合材料中,能够有效地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本文主要采用前驱体浸渍热解
在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非结构化环境中呈现了越来越多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这将给传统的移动威胁状态估计与避撞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处理算法将随机性与不确定性以扰动等参数形式引入模型,从而不适用于模型未知或只有部分已知的情况,且不利于避撞算法制定。在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并存下的非结构化环境下,迫切需要探索复杂环境下的威胁状态估计与避撞方案的新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支撑。在非合作,乃至博弈的环境下,运动
学位
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而成的电池组是当前大多数电动汽车唯一或主要的电能来源。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是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进行能量管理所需的关键参数。当前,准确估计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SOC和SOH,仍然面临电池精确建模困难、估计算法计算量大、估计结果准确性较差、电
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大型企业已经越来越常见,注册资本在万亿以上的公司屡见不鲜。而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中,从2000年至今,尤其是2016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规模达到顶峰,占据亚太地区跨国并购交易规模40%以上,说明我国并购事件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并购事件的研究也显得不可或缺。而制度距离作为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重要障碍,如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Polymer,CFRP)由于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满足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CFRP材料在成型之后仍需进行大量的车削、铣削、钻削等制孔作业,因此CFRP的制孔质量成为影响产品装配的重要因素。CFRP由碳纤维及环氧树脂构成,具有非均质、各向异性等特点,材料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