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负荷运动导致的骨骼肌DNA损伤对肌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影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大负荷运动是否可导致骨骼肌细胞DNA的损伤以及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变化,并探究运动导致的DNA损伤是否通过调控内质网线粒体偶联结构(MAM)的组分(内质网成型蛋白REEP1、内质网蛋白EI24和线粒体外膜蛋白VDAC2)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Spraque Dawley(SD)大鼠48只,SPF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n=8)、运动后即刻组(E0,n=8)、运动后12h组(E12,n=8)、运动后24h组(E24,n=8)、运动后48h组(E48,n=8)和运动后72h组(E72,n=8)。运动方案参照Armstrong离心运动模型,对运动各组大鼠进行一次性持续离心下坡跑,跑台坡度为-16°,速度为16m/min,运动时间为90min,训练后按实验分组的各时相取比目鱼肌制样。免疫荧光检测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中DNA损伤相关蛋白p53以及全细胞中EI24蛋白、REEP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内质网蛋白EI24和线粒体蛋白VDAC2的共定位系数,荧光探针检测骨骼肌线粒体Ca2+浓度,最后用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 PTP)开放程度。所得数据用IPP、Image Lab、Image J等软件进行处理,再导入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定义该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骨骼肌组织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 G含量在大负荷的离心运动后呈现出时相性变化,运动后即刻开始升高,至运动后12小时达到峰值(P<0.05),随后直至运动后48小时处于恢复阶段(P<0.05),并于运动后72小时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大负荷的运动造成了骨骼肌带有时相性变化特点的DNA损伤。(2)响应DNA损伤的调控蛋白p53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在运动后即刻下降(P<0.01),运动后12小时升至峰值(P<0.01),运动后48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运动后72小时略有降低(P<0.05),说明运动导致的DNA损伤与p53有关。(3)作为p53的下游蛋白,发挥促进内质网成型作用增加内质网-线粒体接触的EI24蛋白和REEP1蛋白均在运动后12小时升至峰值随后又降低(P<0.01),此外,EI24在运动后72小时略低于对照组(P<0.05),REEP1在运动后48小时略有升高(P<0.05)随后又降低。(4)同处一个MAM分级的内质网蛋白EI24与线粒体钙通道蛋白VDAC2的共定位系数以及两种蛋白各自的曼德斯系数在运动后72小时内变化趋势大致相符合,均为先升高后恢复(P<0.05)。(5)线粒体Ca2+在运动后即刻开始升高(P<0.05),运动后12小时最高(P<0.01),并在随后时相降低。(6)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量在运动后即刻开始显著增多(P<0.05),运动后12小时m PTP开放最多(P<0.05),随后开放量逐渐减少。结论:(1)大负荷运动可导致骨骼肌细胞DNA损伤,及骨骼肌线粒体Ca2+的超载和膜通透性转化孔的大量开放。(2)大负荷运动导致的DNA损伤,可能是通过p53促进了REEP1和EI24的转录激活,增强EI24和VDAC2相互作用,进而导致骨骼肌线粒体Ca2+的升高和膜透性转换孔的大量开放。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7年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为入手点,对2015年洛佩兹跆拳道世锦赛男子68KG19场比赛和2017年韩国跆拳道世锦赛男子68KG19场比赛,共计38场比赛的录像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讨论规则变化对当前技术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提供理论依据,以规则修改这一角度来分析探究跆拳道技术运用的趋势和方向,提高运动员
自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以来,高校研究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造成硕士就业压力增大。而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体育类硕士的就业领域比较狭窄、竞争大,并且近几年就业率不稳定。因此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体育类硕士就业的众多影响因素中自身因素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就业的自身因素包括硕士个人基本情况、自身素质、就业能力、就业观念、职业规划等,是体育类硕士能否实现成功就业
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是一种预先短时间次最大强度抗阻练习引起的肌肉发力速度和爆发力急性增加的生理现象。PAP的效果受到恢复时间和负荷重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大强度干预和无负重干预两种形式,通过测试30米跑以及下蹲跳(Counter Movement Jump,CMJ)的相关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比较和分析不同组别和恢复时间对PA
当前,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国民体质健康却并不乐观,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令人担忧,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青少年体育得以不断延续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于有着良好的政策支持,而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现状,需要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的政策体系进行梳理。本文引入多源流理论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变迁进行理论分析,明确政策变迁的理论逻辑,
跳远历来是一项竞争激烈,往往几厘米之差就能够左右比赛胜负的运动项目,其中准确助跑是良好试跳的基础,准确踏板是良好试跳的关键。在各型比赛中,就连世界优秀运动员都会出现因踏板不准确而出现比赛成绩大打折扣,失去好名次的情况。我国优秀运动员时常出现踏板准确性差的问题,此外,作为体育后备人才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这一问题更为严重。如何提高助跑与踏板的准确性这一问题,前人几乎没有通过专门训练来进行实践。当前,为探
研究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临床前期(4月龄)前额叶皮层局部神经网络delta、theta、alpha、beta、gamma不同频段振荡特征,及8周规律有氧运动对各频段特征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延缓AD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AD高风险人群非药物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一定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1)健康清洁级4月龄APP/PS1/Tau转基因小鼠随机
单板滑雪平行项目含“平行回转”和“平行大回转”两个比赛项目,其中“平行大回转”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上已有多项、多支高水平队伍,以“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为备战北京冬奥会,2018~2019赛季,中国单板滑雪平行项目国家队将“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应用到备战训练中。本文作者在科技服务中国国家队时,全程参与了“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方案的制定实施、反馈监控
研究目的:探究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亚基(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subunit,AMPKα)在有氧运动诱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肠系膜动脉平滑肌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L-type Ca2+channel,Ca L)功能逆重构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用12周龄雄性
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抗阻训练方法,与传统抗阻训练相比振动训练用较小的负荷即可有效提高肌肉力量与爆发力,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振动训练已被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体能协会等专业组织认可,在全球大众健身和专业训练机构中被广泛使用。虽然振动训练已经被广泛应用,但相关研究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振动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效果的差异,鲜见关于振动训练后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这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他们的身体素质正处于这些快速发展时期。在此阶段,他们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逐年下降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安全又有效的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将弹力练习带引入小学体育课,从小学体育课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小学生运用弹力带练习后其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