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沉积盆地内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准确反演沉积盆地速度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发掘这些自然资源。除此之外,由于沉积层的速度和密度较低,这使得沉积层可以放大地震波的振幅,给人类带来地震灾害。因此,准确反演沉积层速度结构还可以帮助人们评价和预防盆地内部地震灾害。本研究基于贝叶斯非线性反演方法利用瑞雷波相速度、瑞雷波椭圆率和远震体波波形反演沉积盆地的速度结构。我们首先利用两个合成速度模型检测联合反演的稳定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积盆地内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准确反演沉积盆地速度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发掘这些自然资源。除此之外,由于沉积层的速度和密度较低,这使得沉积层可以放大地震波的振幅,给人类带来地震灾害。因此,准确反演沉积层速度结构还可以帮助人们评价和预防盆地内部地震灾害。本研究基于贝叶斯非线性反演方法利用瑞雷波相速度、瑞雷波椭圆率和远震体波波形反演沉积盆地的速度结构。我们首先利用两个合成速度模型检测联合反演的稳定性。合成数据结测试结果表明,联合反演三种观测数据可以准确限定沉积层的速度和深度信息。此外,我们还将联合反演的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内部的NE68和NE96两个宽频带地震仪。为进一步检验反演结果,我们利用波场延拓的方法,将地表接收到的波场反传到沉积层下方,然后利用反传波场的上行P波和上行S波提取了地表下方接收函数(Subsurface Receiver Function)。在地表下方的接收函数中,沉积层震荡消失,Moho面产生的Ps转换波清晰地显现出来。这一方面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准确反演浅层速度结构可以帮研究者们更好地反演深层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所用的被动源数据包括瑞雷波相速度。瑞雷波相速度可以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提取。在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提取格林函数时,线性叠加是最常用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线性叠加提高信造比的能力与叠加次数的平方根(N1/2)成正比。相比之下,非线性叠加方法可以更高效地提高信噪比,比如时频域的相位叠加方法(tf-PWS)。虽然这种方法已经被很多学者用来叠加噪声互相关函数,但这种叠加方法是否会改变叠加波形的频散特征与这种叠加方法提高新造比的能力如何等问题还有待回答。我们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利用频率域S反变换方法构建的tf-PWS不会改变叠加信号的相位谱,因此不会改变叠加信号的频散特征。此外,我们还利用合成数据和野外观测数据来验证我们的推论结果。通过合成数据,我们发现这种非线性叠加方法提高信噪比的能力和叠加次数N成正比。最后,我们将tf-PWS和联合反演技术应用于Wombat台阵,该台阵覆盖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我们利用台阵记录的背景噪声和远震体波联合反演了该地区的浅层速度结构。4口钻井数据用来验证我们的反演结果:反演的沉积层深度与钻井得到的沉积层深度的平均差为198米。由于4口钻井的位置并不是和台站位置完全重合,因此198米的沉积层差别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外,在深度为400米的速度切片上,高低速度异常的分界线和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完全吻合,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反演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持续深入,机械健康管理领域呈现出数据海量、特征高维和信息隐含等全新特点。传统的故障诊断模式依赖于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特征提取,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海量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的处理需求,迫切需要引入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分析工具,革新现有诊断思路,进一步提升故障诊断的精确性、适应性、智能性和鲁棒性。因此,本文以油气行业动设备为研究对象,以深度网络为诊断工具,在敏感特征挖掘、跨工况诊断、背景噪声滤除
对气固两相交叉射流进行研究对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往对气固两相交叉射流气相的模拟研究主要采用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法、大涡模拟、直接数值模拟等宏观方法。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等介观方法模拟气相流动与传热可以加深对交叉射流机理的研究。格子Boltzmann方法具有物理背景清晰、易编程、边界处理简单、并行性好等优点,在模拟复杂流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耦合格子
燃气轮机压缩机组是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内实现天然气增压以及长距离运输的核心设备。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天然气管道压力的降低或者温度的下降都会造成管道内液烃的析出,可能对燃气轮机压缩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当管道内有液烃存在时,部分液烃会随着天然气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内,参与燃烧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部分液烃会附着在喷嘴周围,导致喷嘴头部的烧蚀和积碳现象;另一部分液烃则随燃料气在燃烧室内完成
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 Modulation,MCM)技术因抗多径衰落能力强而被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广泛接受,特别是其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已经成为许多当代通信系统的标准波形。但OFDM无法满足所有未来通信应用场景的需求,而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
可溶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当今有机电子学领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该材料制备可室温工作的自旋器件是有机自旋电子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该目标的实现与有机自旋阀器件的可信制备、自旋注入效率的提升、有机半导体层自旋输运性质的优化密切相关。本论文首先通过设备优化改造有效避免了有机层被顶电极穿透的问题,又通过界面层优化提高了器件自旋注入效率,最后通过对可溶有
材料的腐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金属材料经常直接暴露在易腐蚀的环境中,造成大量的工业设备腐蚀,致使设备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从而给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添加缓蚀剂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解决腐蚀问题的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一种高效的缓蚀剂可以大幅降低金属设备的腐蚀速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节约能源和材料。有机缓蚀剂分子由于含有的N、O、S、P等强电负性杂原子和极性基团造成了
微地震监测作为水力压裂监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微地震事件的数量和位置作为评价水力压裂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微地震事件的检测和定位方法都是针对于高信噪比的事件,而低信噪比事件作为微地震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压裂缝的解释和水力压裂的效果评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水力压裂过程中,由于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使地层的属性发生了变化,例如地层的速度和各向异性的变化,而这些属性的变化
致密砂岩油藏有着丰富的资源前景,但衰竭开发递减快,最终采收率低。致密油藏注气开发是具有潜力的开发方式,但对于致密储层中压裂形成复杂缝网与微裂缝发育的渗流环境,传统油气传质作用表征过于笼统,常规渗流数学模型难以准确地模拟复杂裂缝网络中不同机理作用下的油气传质过程。本文依次从微观油气渗流模拟、基质裂缝传质表征、油气传质数值模拟方法和注气优化设计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强非均质岩心的真实扫描结果,应
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
随着石油勘探向复杂储层不断深入,混积岩储层逐渐成为石油公司和学者们研究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混积岩本身频繁多变的岩性、复杂的孔隙结构、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造成了混积岩定名分类难度大、对其岩石物理特征认识不清、识别流体性质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类储层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针对该区发育的湖相混积致密储层,以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和微区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