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提出四年多来,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已深入人心。科学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术界更是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继面世。 本文试图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即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开始谈起,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其思想中最富创新性最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部分,只有对它有了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在有关科学发展方面,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对于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学习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考察,指出其科学性就在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将永远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但马克思本人由于受到客观物质条件和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他的社会发展理论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而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其次论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指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既具有一脉相承性,又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的整体性原则,对马克思整体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在于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凸显了社会发展中的协调发展的意义,使协调发展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当代社会发展视野,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在统一的当代社会发展体系。 第三部分,具体阐释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价值追求、发展维度、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四个方面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科学发展观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回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新成果。最后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思想方法,但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