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前/游后对比视角下的内地游客赴西藏旅游风险感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渐提升,旅游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西藏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人们赴西藏旅游意愿逐渐增强。但是西藏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西藏旅游环境的特殊性,内地游客一方面被西藏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宗教文化所吸引,另一方面又被西藏存在高风险的印象所束缚,使得内地游客进藏旅游意愿高,但实际到访率低。进藏前,游客通过媒体、亲友等对风险有了间接的认识,进藏后对风险有了真实的感受,进藏前后风险感知存在差异。本文从西藏风险的特点入手,对游客进藏旅游前后的自然-社会风险感知进行了深入研究,突出游客最为担忧的风险。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个人因素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而考察有影响的个人因素对具体风险要素的影响状况。在此基础上,比较旅游前后的风险感知差异,依据风险放大理论解释差异的成因。在对比的视角下,降低游客进藏前风险感知,树立全心旅游形象,从而提高到访率,这对促进西藏旅游的快速发展,乃至整个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融合及消除边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中,对客源地潜在游客和已在西藏的内地游客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基于有效的问卷调查结果,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风险感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意愿行为分析。内地居民赴西藏旅游意愿较高,但实际到访率低,主要制约因素有三点: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旅游风险。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影响游客出游的两大主要因素,除此之外,风险是第三重要因素,风险感知会影响游客的旅游决策与旅游者行为。(2)旅游前后风险感知总体分析。游客旅游后的自然社会风险感知明显降低,且社会风险感知降低幅度最大,旅游前的高心理隐患与旅游后的平安感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旅游前后,游客都认为自然风险是西藏的主要旅游风险。游客进藏前最担忧的是“恐怖袭击事件”、“紫外线照射”、“高原反应”及“自然灾害”,进藏后最担忧的是“自然灾害”,对其他风险要素的感知评价均明显降低;旅游前后评价偏差最小的是“自然灾害”;评价偏差最大的是“恐怖袭击事件”,其次是“住宿、餐饮等卫生条件差”和“道路崎岖”。旅游前后可能性评价最高的都是“早晚温差大”和“紫外线照射强”,可能性评价偏差最小;可能性评价偏差最大的是“恐怖袭击事件”、“道路崎岖”和“语言障碍”。旅游前后危害性评价最大的都是“恐怖袭击事件”、“自然灾害”和“高原反应”;危害性评价偏差最大的是“紫外线照射强”、“基础设施安全性低”、“住宿、餐饮等卫生条件差”;危害性评价偏差最小的是“交通不便”。(3)人口统计因素分析得知,游客的风险感知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及学历中有显著差异。旅游前后性别、学历对自然-社会风险感知都有显著影响,男性风险感知比女性低,随着学历升高,风险感知逐渐变小。此外,旅游前后年龄都对自然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风险感知越大。而婚姻状况、职业以及收入对风险感知无显著影响。(4)个人个性因素分析得知,游客的风险感知在不同身体状况和旅游经验中有显著差异。旅游前后身体状况、旅游经验对自然社会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身体状况越好,风险感知越小,旅游经验越丰富,风险感知越小。此外,进藏后应急处理能力会对自然风险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交流沟通能力对风险感知无显著影响。(5)旅游前风险感知受到风险本身危害、危机信号解释处理机制、媒体传播、亲朋好友间信息传播等因素影响,风险信息会出现滚雪球式的传递,加上游客个人因素对风险信息的加工,风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风险被夸大或是缩小。
其他文献
<正> 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已经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而进一步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则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科
《礼记·昏仪》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足以看出,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族的事,尤其在中国古代社会,选择婚姻对象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起到一言定鼎的作
目的探讨陈旧性Ⅲ~Ⅳ度会阴裂伤改良式手术及不同的术前处理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陈旧性Ⅲ~Ⅳ度会阴裂伤患者32例,其中14例(常规组)采用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旧法,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宏观文化外交战略,孔子学院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柔和的运动形态
2008年10月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区域暴雪过程。本文利用MI-CAPS资料、T213资料和NCEP资料对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
本刊第10期刊发了一组报道《您所不了解的新华社记者》,介绍了今天在不同领域辛勤耕耘的新华人,本期继续介绍一批历史上的新华社记者。下面这些记者也许有些您听说过,有些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主席
报纸
目的探讨专项疗养对野外驻训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由野外驻训军官48人组成专项疗养组,采用针对性的专项疗养活动安排;另取计划疗养军官60人组成对照组,按常规疗养方法安
博学风尚是两晋时期整体的学术风尚。两晋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十分活跃,涌现出许多博涉多通的人士,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突出成就,同时还精通音乐、绘画、雕塑、弈棋、谱牒、医学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出现了大量以“畸恋”为主题的小说。本文以这些小说为文本阐释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法,阐述了畸恋小说在20世纪所体现的现代诉求。此外,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