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大步迈进。开展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信息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还应有具备教育技术素养的教师,教育现代化才有根本保证。尽管教育部制定颁布了许多相关文件与办法进行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和培训,来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问题都有一定的诠释和分析,而且目前各类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非常多,但是这些培训也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照。至今为止,国家也尚未出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使得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无章可循。军队院校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为部队培养人才,提高军队素质的重要使命。制定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是我们确保培养出新型的军事人才,又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出台趟石铺路。欧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素养能力等标准的研究均起步较早,研究国外有关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能力认证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有很大的借鉴价值。1、各国都将教育技术能力或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评价的重要指标,而且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配备有大量优秀的案例。特别是美国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还提供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施的方案计划。2、重视树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如瑞典。3、各国都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于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已于2004年12月颁布实施。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虽然出发点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但提出的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素质或能力内容有众多相同之处。1、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态度和意识,直接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技术的程度与效果。因此在维度的划分上都对教育技术的态度和意识首先做出了要求。2、对比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而言,在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或能力要求的研究中,更加强调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要求。3、对于技术技能的要求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高校教师都是必备的要求。4、国内的研究都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的规定和要求上,参照要求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提出统一的行动标准和考核标准。因此我们的研究也应该进一步深入。我们对于已有的先进的经验,除了继承和借鉴,更重要的是创新和发展,结合国情和军情的特点,在我们的标准中必须得到体现。我们的研究中最大的创新点就是要联系军校教师的特殊角色,瞄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要求,提出对军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信息时代,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必须积极调整思想观念,认同和适应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对教师扮演的角色以及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相比中小学教师而言,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存在以下困难: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缺乏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分布的学科门类庞杂等。但同时,高校教师相比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又有一定的优势:高校教师是智力高度密集行业,人员的平均学历高、学识深;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都要求高校教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完善的智能结构。借鉴英国心理学家弗农发展了斯皮尔曼提出的“层次结构理论”,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划分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五个层次。最底层是态度和意识:包括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对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正确认识以及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学科教学活动的结合。第二层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掌握教与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等。第三层是具备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应用教育技术手段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等。第四层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包括教学辅助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最高层是信息社会的责任感要求。包括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教学资源应用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意识等。层与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上一层必须以下一层为基础。一般地,我们应该先掌握下一层的能力再掌握上一层的能力,但又不能只停留在下一层。上一层能力的掌握又让我们反过来审视下一层的能力的重要性。一个具备优秀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各个层次的能力应该是比较均衡的,并且这些能力不应该是独立,它们应该能组合在一起发挥出整体性的作用。军队院校转型后,军事任职教育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技术人才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将当今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作为我们制定和研究标准的参考和借鉴。军校教师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必须具备信息化战争的意识,要“姓军为军”,并将这种意识融入教学实践,为未来战争培养高素质信息化军事人才。因此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对军校教师特殊性的分析,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框架中加入信息化战争意识能力这个新的层次。图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层次结构按照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军、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表从五个维度进行划分,主要内容包括:(1)教育技术的态度和意识(2)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掌握(3)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应用(4)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创新(5)信息社会的责任感。共发出问卷XX份,收回有效问卷XX份,对于问卷中的问题,我们分几类进行分析、归类,并按照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发展性、实践性、统一性、军事性的原则,对不同教师群体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体现不同的特征,在对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划分上我们对教师按照专业技术职称的对应关系划分了A、B级,对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A级标准,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B级标准。借鉴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以及我国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主标准项+指导项”体系结构形式。参照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以及我们对军、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分析,将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划分为六个维度,形成的初稿经40余名教育技术专家、机关领导、学科专家评议、修改,最终形成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送审稿。内容包涵:1、教育技术的态度和意识——教师要明确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与作用;具有了解教育技术概念的意愿;具有了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积极性。2、信息化战争意识能力——军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必须具有“含军量”和“含新量”,作为军校的教师必须熟悉信息化战争的性质、了解信息化装备;明确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特征,清楚教育技术在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中的作用;具备军人特有的信息化战争的安全意识。3、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熟悉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4、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能够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选择恰当的技术,实施有效的教学来适应不同的学生,实现有效的分组和评价;运用技术手段分析教学结果,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5、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学科参与有关教育技术应用的课题研究,并能够参与学科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应用技术多角度创设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6、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了解教育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规定;教学实践中注重并示范学生对教学资源合法、健康的使用;经常性与学生、家长、同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能够在技术支持下开展自我学习,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军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究推动了军事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研究制定军校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形成一个指导性指标,结合标准的研究,在今后进一步研究中,要制定军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提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形成一套军校教师教育术培训方案专家评议表较多地征询了教育技术专家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对于学科教师、教学管理干部的意见调查分析不够,因此,在标准的要求上可能存在局限性,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推广试用。
其他文献
发回重审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是上级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其目的在于保障裁判的公正性。但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一制度的质疑颇多。从司法实践
专家语法和教学语法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指两种语法体系各自的对立特征。“联系”指两种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规律大多隐含于语法学的事实中,只
本文分别采用熔融法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致密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及其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形核剂含量和烧结温度对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
油轮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具有许多其他船舶所没有的独特要求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燃油锅炉就是其中之一。在油轮上燃油锅炉要确保货油和燃油加热、驱动货油泵等功能的实现。
目的:肝脏是许多原发肿瘤的主要转移器官。肝转移瘤的出现预示着患者病情的进展、生存质量的下降和较短的生存时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通过非共面多野或多弧照射,使射线高剂
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具特色的社会制度之一,古代户籍制度以对民众的身份掌握及其财产(主要是土地和人口)的统计作为基本内容,几乎囊括了基层行政与社会管理的所有内容,
本文以“中国婚姻家庭新情况”社会实践调查为基础,运用社会学、法学等相关理论,先从实践上考察我国现行《婚姻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适用情况,再利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其中的相关
利用地球上最丰富且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纤维素材料转化生成燃料乙醇,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酶法生产纤维素乙醇目前面临多种困难:纤维素原料比重轻,收集运输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地处西部,例如甘肃、青海、宁夏等省,经济比较落后,少数民族多为聚居;一类地处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