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自然人个体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自然人老年时由于无法继续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因此必须通过年轻时候的劳动剩余获得资金积累,以形成跨越时间的纵向调节。而老年人作为一个具有相同年龄特征的群体,其收入来源和生存方式必然对现行的社会经济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要考虑某一时点的横向互济。上述的纵向调解和横向互济,使得解决养老问题的着眼点不仅放在单个个体上,还要考虑某一时期经济体系的整体运行状况。
在我国现行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以其强制性和广泛性成为养老保险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层,而其“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的独特特征更是增加了其运作的复杂性。本文正是结合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这项特征,综合了个体效用和消费约束、企业生产和资源分配、政府跨期预算和社会整体效用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并解出各个经济参数和政策参数的最优组合计算公式。通过对各个经济参数进行估值,考察现行政策参数的合理性,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养老保险的现行制度将无法持续,个人帐户的空帐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制度本身解决。
本文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现状概况与文献回顾”、“一般均衡模型与参数估计”、“结论分析与阐述”。第一部分,由绪言和第一章、第二章组成。本部分既是对养老保险制度及体系的总结,同时也是本论文的立论基础。绪论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阐述,从而提出本篇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对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做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了一定的概述。第二章概述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第三章中,针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基础养老保险,设立了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综合考虑个人、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和社会总效用,得出缴费率与社会经济环境客观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第四章中,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出经济环境的参数,测算出个人和企业的缴费率关系并得出结论。第三部分,由第五章构成,这部分既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也包含了对未来问题的展望。